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
今年腊八,降水来袭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今天,降温将影响中东部地区。受东移南下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部、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将先后有一次4~8℃的降温天气过程,其中,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局部地区的降温幅度超过10℃。
降水方面,今天白天到夜间,新疆西北部、甘肃中部、内蒙古中部、华北中北部、黄淮东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吉林东南部局地有大雪;江淮、江汉东部、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华南沿海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
腊八来历
古时候,人们常在十二月初八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渐渐形成传统的节日。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今天的腊八节,人们更多记住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意味着春节序幕已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
腊八食俗
腊八粥
腊八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用料也十分讲究。一般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红糖等合水熬煮。有的人家,还会增加桂圆、莲子、百合、枸杞、紫米、香米、薏仁米等。
腊八粥是五谷丰登的好兆头,也是很好的养生饮食。在最寒冷的腊月,一碗粥、百种食材,经过小火熬制,香甜软糯、暖胃易消化,是非常健康的吃法。吃腊八粥,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泡制蒜。做法简单,把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即可。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前一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麦仁饭
青海西宁腊八节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即可食用。
腊八饮食有讲究
1糖尿病人以燕麦为主
燕麦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食用燕麦可减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麦也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多选燕麦和荞麦作主料。
2孕妇适合软糯粥香糯软烂的腊八粥适合孕妇食用。孕中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补充能量,同时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而孕晚期则需要加强钙的补充。所以,对准妈妈来说,以下食物可以多考虑一些:糙米中含有大于毫克/千克的钙,花生仁、大豆、黑豆、青豆、枣中都含有较丰富的钙,大豆和坚果中含有较高的铁。
3老人吃粥多放豆腊八粥中多放大豆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腊八粥正好软烂易消化,加上粗细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对预防老年性便秘有一定作用。
4爱美女士喝粥油不少女性都喜欢喝腊八粥来美容,但是这里还有个美容小秘密,那就是不要舍弃粥油。粥油其实就是煮粥时反复煮沸而浮于粥面上的那层浓稠的液体,也称米油。中医认为,粥油味甘性平,每日若能喝一碗米粥,黑瘦者不出百日即可肥白。
5脾胃虚弱者进食油腻或冷食易拉肚子者,或平常不大想吃饭,或大病初愈、肠胃较弱者,可以用薏苡仁、山药、鸡内金加小米熬粥,健脾化湿开胃。
6肺气虚者老慢支患者或平常比较容易咳嗽者,可以在小米里加点陈皮、百合、杏仁、生黄芪,用于宣肺利气,有利于咳嗽的缓解。
7高血压者冬天血压容易高,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小米里可以放点芹菜叶子、小西红柿、山楂,有利于巩固血压。
8高血脂者可以在小米里放点山楂、胡柚、荷叶,有利于血脂的恢复。
9气血不利者对于大出血后或月经量多的女性,可用红枣、红豆、红衣花生、芝麻、黑米熬粥补气血。
10肾阳不足者对于怕冷、夜尿次数多、腰酸者,可用羊肉、当归、核桃、黑米熬粥以补肾气。
来源:人民日报(ID:rmrbwx)
综合:燕赵都市报、百度百科
腊八过了就是年
(教你怎么做腊八粥)
今年的腊八节是年1月17日
星期日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腊八节习俗
腊八节:喝腊八粥。
腊八节(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中国老百姓有吃腊八粥的传统习俗。
“腊八粥”又叫佛粥、福寿粥、五味粥和七宝粥。据《辞海》“腊八粥”条中云:“十二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实造粥以供佛。其后民间亦相沿成俗。”
据载,中国有的寺院在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金本盂,到处沿街(途)化缘,将收集的米、粟、枣、麻、果仁等材料造成腊八粥,分发给民众,吃了据说会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们叫它做“佛粥”。南宋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而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一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化缘得来的剩饭曝干,积一年到腊月初八煮粥,供信众享用,称为“福寿粥”。
至今,中国东北、西北、江南等地区,人们仍保持着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节吃什么
腊八粥
腊八粥制作原料大米50克,黄小米50克,粘黄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红小豆克,莲子克,桂圆克花生米克,栗子克,小红枣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
2、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
3、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红小豆、花生米、小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洁消毒的锅内,撒上白糖。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腊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独具特色。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由来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历史
自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把腊八节定为佛祖成道日。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从此,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民间顺口溜: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今天腊八,美味腊八粥你会做吗?
?
图文来源:网络书画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bbfz/1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