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初期照片 http://m.39.net/pf/a_7022280.html
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发展规划》获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欧政策合作试点搭起汕头与欧盟合作平台,全国侨联“新侨回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正式落户,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华侨试验区挂牌成立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和试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大胆探索新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推进试验区建设和发展中交出了一张靓丽的“成绩单”。目前,试验区起步区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全面铺开,改革开放迅速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试验区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有力助推了全市发展。
高屋建瓴,《发展规划》获省政府原则通过
从华侨试验区获批以来,为了高标准、高规格地设计试验区的发展规划,我市委托实力雄厚、具有广泛影响的国家顶尖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开展华侨试验区发展规划编制和政策创新研究工作。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以及经省发改委征求省直26个部门意见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年)》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论证。11月13日,省长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试验区的《发展规划》,并分别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国家通侨联侨重要枢纽、华侨文化交流传播基地、发展机制创新示范区和粤东地区新兴增长极等五个层面提出了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在市政策创新工作7个专题小组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关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政策创新的若干建议》已形成送审稿,并由省发改委牵头完成征求省有关部门意见。
《政策建议》包括拟向国家争取的10方面政策,涉及侨务管理、文化合作、投资开放、贸易便利化、促进企业走出去、产业发展、财税保障、社会管理、用地用海、管理体制改革等;拟向广东省争取的5方面政策,涉及产业发展、财税保障、创新驱动、人才吸引和使用、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华侨试验区拟自主出台的3方面政策,包括贸易便利化、总部经济发展和制定华侨试验区条例。
与此同时,各项起步区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东海岸新城岸线景观方案设计竞赛、新津片区区级道路市政修建性规划、F组团金融创新区城市设计和土地出让策划等相关规划正抓紧启动。《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草案)、《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启动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规划(草案)》也获汕头市第三届城市规划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
创新突破,试验区筑好“新巢”喜迎凤
今年6月,华侨试验区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5个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之一,借助此有利契机,我市与欧盟加大了交流与合作。11月初,年中欧(汕头)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峰会在汕举行,来自欧盟的科技专家向汕头中小企业推介欧洲创新投资环境、企业、科技项目,为中欧双方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搭建新平台,创造共赢发展新机遇。
在“走出去”的同时,华侨试验区也苦练“内功”,以创新体制机制“筑”好“新巢”。目前,试验区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在不断完善中。今年9月15日,中科协海智计划汕头工作基地在华侨试验区挂牌成立。通过“海智计划”这个世界级人才服务平台,华侨试验区将汇聚到海内外华人科技精英共同参与试验区的创新与建设。不仅如此,试验区还制订实施高层次人才“1+10”政策,准备投入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不断完善试验区人才引进和管理激励机制。
同时,积极申报汕头华侨试验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争取试验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人才评价及停居留等便利化政策先行先试。近日,汕头华侨试验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已通过省评审小组的考核。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全国侨联、省侨联的大力支持下,全国侨联“新侨回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正式落户试验区,将争取在华侨试验区成立世界华裔青年论坛和世界华裔青年联合会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全力建设国家级的侨务工作基地,提升华侨试验区在海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的归属感,推动潮籍乡亲回乡参与建设发展。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同样取得突破。今年9月份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同意在华侨试验区设立港澳独资经营娱乐场所,使试验区成为全省首个新增试点地区,有力拓宽了港澳投资者在华侨试验区的文化娱乐产业投资领域,更好推动我市文化服务业的发展。
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建设成效凸显
“内外修为”,基本的落脚点还在于助推全市发展。一年多来,华侨试验区紧抓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喜人成绩。今年1月份,试验区赴香港开展招商经贸活动,共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亿元。在华侨试验区挂牌成立一周年活动中,又有65个重点项目签约、开工、试开业,总投资亿元。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和建设,给南海之滨这片神奇的热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众多的产业项目亮点纷呈,其中不得不提到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华侨板”。至目前,“华侨板”累计挂牌企业家,为省内外广大中小微企业以及具有侨资背景的外商投资企业、拟股改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拓宽了融投资的渠道。
此外,如华融华侨项目、跨境贸易生态圈综合项目等,建成后将对华侨试验区乃至汕头市产业转型升级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将有力巩固和提升汕头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
由香港东风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赛伯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IBM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深蓝亿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组成战略合作联合体共同提出的跨境贸易生态圈综合项目,规划建设“一个跨境贸易平台、一支产业投资基金、一座大众创业创新大厦、四个专业垂直市场”七大子项目。目前,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已多次就项目涉及的政策审批、信息平台建设、业务创新、财政扶持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协调解决,将在香港东风投资IBM亿康跨境电子商务联合创新实验室(汕头分中心)挂牌、进口商品直销博览中心等试业运营。
不仅如此,我市还开展与中国最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公司在资产管理、产业融资、产业基金等方面的合作。目前,已初步确定在华侨试验区设立华融华侨资产管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成立下设在华侨试验区和香港的境内外母基金管理公司。华融华侨首期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力争完成亿的资产管理投资规模,基金首期投向包括参与投资锦峰华侨城金融中心项目,并力争美国梦工厂主题公园落户汕头,同时参与华侨试验区管委会推出的一级土地开发项目或区内其他优质项目。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刘婉萍
本版摄影通讯员蔡立喜
华侨试验区大事记
◆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年12月8日,华侨试验区和海湾新区管理机构举行揭牌仪式。
◆年1月30日,以“同享海上丝路新商机,共建汕头华侨试验区”为主题的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推介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
◆年2月2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头海湾隧道正式启动建设,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工程结构顺利封顶。
◆年3月12日,广东省文化厅、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合作协议》在汕头举行签署仪式。
◆年3月31日,“丝绸路·南粤梦”华侨试验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海内外知名华商近人出席了本次活动,共谋发展。
◆年4月13日,汕头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签署“推进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年4月30日,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召开《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及政策创新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
◆年5月4日,外砂河大桥全线贯通。5月17日,新津河大桥主桥成功合龙。这两座跨海大桥全部实现东西贯通,使东海岸新城项目新津、新溪、塔岗围三个独立的片区,形成了“一线串珠”。
◆年5月19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一带一路侨乡行》节目组,到华侨试验区采访,报道侨乡经济新亮点和新趋势。
◆年6月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华侨试验区支行举行挂牌仪式,正式对外营业,这是银行业在华侨试验区设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
◆年6月18日,华侨试验区《发展规划》和《政策创新》征求意见会在汕头召开。
◆年6月23日,华侨试验区携手IBM的金牌合作伙伴、上海外高桥集团成员亿康科技公司等在上海自贸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全球首个面向华人华侨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年6月23日,第9次中欧区域政策高层对话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汕头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省签署了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结对合作备忘录,成为包括天津市、武汉市、广州开发区、成都市在内的中国五个试点地区之一。
◆年6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表决通过《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行政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正式赋予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及其工作机构实施行政管理的法律主体地位,为试验区管委会及其工作机构行使有关行政管理职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年7月7日,在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上,试验区的招商推介引起参会华商的浓厚兴趣。会后,10个国家近50名与会代表计划到汕头实地考察,共商发展大计。
◆年7月8日,省委书记胡春华先后到华侨试验区东海岸新城建设现场等开展调研。
◆年7月28日,中信粤东城市运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华侨试验区南滨片区挂牌成立。
◆年8月13日,龙湖区教育局发布公告,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配套学校汕头市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实验学校(筹)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开学,方便辖区内适龄儿童就近报名就读。
◆年8月13日,首届中国(深圳)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华侨试验区在会展中心中设立平方米的展区,向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展示试验区的风采。
◆年8月26日上午,参加“年世界华文传媒汕头行”采访活动的51家华文媒体,到华侨试验区东海岸新城建设现场考察。
◆年9月7日下午,由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朝日新闻、日本共同社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到华侨试验区采访报道。
◆年9月11日,“海外华商广东行”考察团莅汕参观东海岸新城建设现场、华侨试验区及参加汕头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推介座谈会。
◆年9月15日,“华侨板”开板仪式隆重举行,首批家企业挂牌上市,意向融资额51亿。
◆年9月15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汕头工作基地正式落户华侨试验区,这是粤东地区第一个工作基地。
◆年9月15日,汕头市政府与广东金融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就金融创新与经济特区、华侨试验区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建立长期政校合作关系。
◆省文化厅批复同意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港澳独资经营娱乐场所,汕头市成为全省首个新增试点设立港澳独资经营娱乐场所地区。
◆年6月15日—9月19日,华侨试验区面向全球征集LOGO形象标识,最终确定10件入围作品的名次。
◆年9月24日,华侨试验区举办试验区国家示范性高中和国际学校建筑方案设计竞赛。
◆年10月29日,由省政府主办的海博会正式开幕,共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家企业参展。华侨试验区作为参展单位在“商机展示区”进行展示,吸引了海丝沿线国家和国内诸多企业和投资商驻足、询问商机。
◆年11月6日,“中欧(汕头)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峰会”隆重召开。
◆年11月9日,市领导陈茂辉、郑人豪、孙光辉、张应杰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董事长赖小民、总裁柯卡生、王克悦副总裁等公司管理层就设立华融华侨产业投资公司、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年11月13日,省长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年)》。
◆年11月18日,汕头市第三届城市规划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草案)、《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启动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规划(草案)》等。
◆华侨试验区获批首批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省级示范基地。
◆年11月23日,中国侨联发文批复,“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落户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年11月25日下午,广东地区科技企业投融资常态化路演(第三期)在汕头航天大厦举行。
◆年10月30日,“汕头人游汕头”活动启动,东海岸新城作为活动首个游览点。
◆年11月26日—28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基地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表彰了海智工作先进单位,汕头工作基地荣获优秀基地称号。
◆年12月4日,第7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华侨试验区产业发展若干意见》。
整理/本报记者刘婉萍
摄影/通讯员蔡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