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中的公益力量丨燕赵都市报梁晓波公益

公益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公益记者是公益界的一线力量。

年年底,公益e家人正式推出“记者眼中的公益力量”专题,获得媒体、公益行业一致好评。

自年,我们将专题升级为“记者眼中的公益力量”,继续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公益,传递正能量。

第十六期,一起走进燕赵都市报梁晓波,讲述属于他的公益力量。

梁晓波

现任燕赵都市报教育传媒中心主任、燕赵都市报U教育周刊主编。

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燕赵都市报,曾从事社区新闻、社会监督新闻和突发新闻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工作,同时负责报社公益活动的发起和执行。

年,梁晓波大学毕业,进入燕赵都市报。那时候,每年冬季来临之前,报社都会组织“爱心温暖进社区”公益活动。参加工作第一年,梁晓波参与采访了这个活动。

已经延续了十四年的“爱心温暖进社区”活动。

当时他还是一名见习记者,初次接触公益活动。

回首往事,梁晓波觉得,那时候的自己,一个从大学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既不通人情世故,也不了解生活的艰辛冷暖,采访这样的活动,仅仅是去完成报社指派的一项任务,心里压根还没有“公益”的概念。

多年之后的今天,作为《燕赵都市报》教育版块负责人,梁晓波成为教育领域公益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执行者。

年1月5日,在石家庄李村镇中学,《挑战吧!太空》制片人许顺东通过墙上的屏幕向教室里的孩子们发问:“你们知道,宇航员叔叔在执行任务时,要怎么给绳子打结吗?”

这个问题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挑战吧!太空》是一档太空探索生存挑战类节目,汇集了王宝强、张雨绮、田亮等明星嘉宾,讲述中国航天科技进步和航天人不懈奋斗的故事。

许顺东来自阿里巴巴集团大文娱事业群,这是她用视频+手工互动的形式,给孩子们带来的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趣味课。

孩子们一边瞪大眼睛看着屏幕,一边拿起课桌上的绳子,模仿许顺东的动作。

那一天,李村镇中学的课程表不是语文、数学,而是《互联网的“前世今生”》,是《新年手腕花DIY》,是《西班牙旅行趣闻》……讲台上也没有老师,老师是四位来自阿里巴巴员工,分别从北京、杭州、上海和西班牙的马德里,通过互联网在屏幕上和孩子们“面对面”。这堂课的名字,叫“聚梦课堂”。

“聚梦课堂”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在全国开展的美育支教公益活动。燕赵都市报是天天正能量的战略合作媒体,双方一起推动“聚梦课堂”活动在河北的落地。

在推动“聚梦课堂”落地的过程中,梁晓波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

年,“聚梦课堂”在河北省开展了6期24节课,共为名农村的孩子带去了美育课。年,聚梦课堂升级为2.0版本,搭建了点对点互联网+公益支教平台,李村镇中学是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首个试点学校。

梁晓波说,在那天的课堂上,他“在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星星”。

在报社的前些年,写过无数稿子之后,梁晓波常常觉得,无法从这些报道中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对社会进步有什么影响,对周围的人有什么影响。

直到一件事深深触动了他。

有一年,他通过报道救助了一个无法继续学业的孩子。那一年春节前,孩子的爷爷把家里养的一只羊杀了,大老远跑到报社,给梁晓波送来了半扇表示感谢。此后每年春节,那个孩子都会给梁晓波发来拜年短信,一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当年梁晓波并没有收下那半扇羊,但爷孙俩给他带来了感动,也让他发现,自己的一个举动,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公益虽小,力量巨大。

媒体和公益有天然的因缘。“感动河北”、“爱心温暖进社区”、“爱心温暖回家路”等公益活动都是燕赵都市报多年经营的公益品牌。这带给梁晓波很多立足民生的采访机会,给他提供了丰富而绵长的深入了解社会的触角。

为参加梦想课堂的同学发放梦想礼包

在这个过程中,梁晓波对公益的认知一点点明晰,“公益活动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项任务,其实是自己做为一个社会个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行动来帮助、影响其他的个体,在实现自我人生升华的同时,帮助其他个体和社会环境改善的一个过程。”

“公益不在多少、不在大小,只在人心。”梁晓波说,公益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举举手就能参与其中的,凡人善举却非常的神圣和感人。

成为教育版块的负责人之后,梁晓波发现践行公益更是如鱼得水。这其中有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公益帮扶需求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益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回报相比其他领域更大更深远。

梁晓波发现,农村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物质生活的困难,而是精神文化世界的贫瘠。乡村学校的孩子们,需要看到外面的世界,也需要美育教育资源。

“聚梦课堂”为乡村的孩子搭建了一个通向外面世界的桥梁。

在梁晓波看来,它有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发芽,能让乡村的孩子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并且,公益与教育的结合,还能把公益的魅力一同传递给孩子,就如同星星之火一样,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也会投身公益,将公益的火把传递下去。

公益e家人

公益分享平台

聚焦阿里巴巴及公益伙伴的观点和故事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相关报道)

如果你有感人的、有趣的、创新的公益故事,或者对公益有独到见解,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fz/11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