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近日,一首挂名杜甫的诗《暮年》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广为传播,诗的内容是这样:“你我暮年,闲坐庭院,云卷云舒听雨声,星密星稀赏月影,花开花落忆江南。你话往时,我画往事。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然而,这首被冠以“最美最甜”古诗词的《暮年》很快就被专家和网友打假:与杜甫毫无关系。
像这种假称作者是某位名人的诗词“名句”,在互联网上存在已久。早在十几年前,所谓的“李白藏头诗”就已经广为流传,后来被证实是用软件自动生成的。很多心灵鸡汤般的句子也被打上了“鲁迅名言”的标签,有人还为此做了鲁迅的表情包,配上文字“这话我没说过”,以讽刺这种现象。
面对网络上流传的网红古诗词和名人名言,网友只要对挂名作者稍稍了解,或者读过他们的作品就能看出破绽,即使不了解,略微考证一下也能戳破谎言。然而,这类“古诗词”和“名人名言”却总是很有市场。一些网络营销号、网红大V为了流量,不加考证便发布或转发一些看似优美的“古诗词”或“名句”。网民看到之后,或是因为对其内容产生了共鸣,或是想给自身打造有文化、小清新的人设,不加思考便对其转发引用,结果自然只能是“翻车”。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和短视频的发展,“碎片化”学习逐渐兴起。人们不愿再耐下心读一本书、读一篇长文章,甚至不愿看一个完整的长视频,每天只是看零散的文字或短视频,无法系统性地接收新的知识,也很少动脑思考。当短文字、短视频成为人们吸收知识的唯一途径,很多人便会迷信网络营销号和网红大V,即使接收了错误的知识和信息也不会察觉,本想让自己显得有文化,却成了笑话。想让自己不被蒙蔽,还是不要对短文字、短视频过度依赖,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吧。(齐方惠)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