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m/mipso_4566445.html
上海,濒江环海,平畴沃野,位于秀丽明媚的江南水乡,也有一派自然风光。上海早在明代就有“沪城八景”之说,首见于万历十六年(年)官修的万历《上海县志》。如今景物虽有变化,但仍有不少踪迹可寻,足以一快耳目。
黄浦秋涛
今天,浦江游艇每天载着成千游客在江上观光,但是“申浦秋涛涌若山”的奇景已不复见。明清时,中秋节后,游人云集陆家嘴观潮,就在今苏州河口黄浦公园对面。黄浦在此转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转弯,海潮奔腾而来,碰到这个“角”,遂有“风翻白浪花千片,涛似连山喷雪来”之势;民间也有“陆家嘴上看潮头”谚语。
龙华晚钟
龙华是上海一处风景区,昔年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是龙华香汛,游春者前来逛庙登塔看桃花。百年以前,到龙华多乘小船,晨间自城内出发,到傍晚返回。暮色苍茫,夕阳余晖,远远塔影依稀可见,古刹钟声可闻,富有诗情画意。
海天旭日
在南汇、川沙的海塘上,观东海日出,“海日初升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乃是当年奇景之一。如今,人们多到吴淞、宝山去观海,其实是长江口,因为吴淞口还离东海八十公里呢。
吴淞烟雨
古代的吴淞江,江面宽阔,直流入海。明永乐年间,下游淤塞,才与黄浦江汇合入海,但江上波涛滚滚,水流湍急,风雨之晨,烟雾迷蒙,自有一番风光。如今下游俗称苏州河,两岸工厂林立,又是一番景色了。
石梁夜月
明翰林院学士陆深,在小东门内有住宅,地名陆家宅。宅前有一座大石桥,跨于方浜上,桥的阑板上雕刻云纹,名“云万桥”。月夜观看水中月影,从桥洞中穿过,别有情趣。中秋月夜,来赏“串月”之景者尤多,如今方浜早已填没,此景不复可见了。
野渡蒹葭
上海农村,河道纵横,河边黄茆白苇,弥望皆是。清乾隆时李行南有一首诗:“金风飒飒响回塘,渡口呼船正夕阳。知否侬家烟水外,蓼花红处近渔庄。”这一景是由芦塘、石桥、渡口、渔庄组成,所以人们认为此景应在芦浦上的芦子渡处。芦子渡何在?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即今西康路(小沙渡),也有说在静安寺附近。这几处当然不会再有此景,而今天的淀山湖和青浦西南一带,此类景色尚不难寻觅。
凤楼远眺
丹凤楼创建于南宋咸淳年间,在古顺济庙内,顺济庙又名天后宫(在今新开河附近),与海上贸易有关。明嘉靖三十二年造城墙后,移建于城楼上,三层杰阁,眺望浦江,帆樯林立。端午节,游人来此观江上竞渡龙舟;重阳节则来此登高。年拆城墙填没护城河,筑民国路(今人民路),此景也成为历史陈迹。
江皋霁雪
上海城楼上,本有一座大境关帝殿,原是明代箭台,清嘉庆二十年,造了三层楼台,即在今大境路口。这里经常有人登高远瞩,当年附近人烟寥落,城内还是一片菜畦,城外多荒冢,后来有一片桃林,春日有景可赏;而到冬天,皑皑白雪,极目四望,大地茫茫,别有一番风光。如今,这一带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大境关帝殿旧屋还在,同时下面的城墙一角也保留下来,但为民居包围,已看不到什么景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