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你心中

这一年的春天,在家乡山阴赋闲五年的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此时他已经六十二岁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已随岁月的流逝一去不复返。虽然他心中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软弱与黑暗也看得愈发明白了。在接到知府的任命之后,陆游马不停蹄地赶往临安,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召见。在等待皇帝召见的百无聊赖的时光中,陆游写下一首广泛传诵的名篇。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很难想象他也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游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更有“世味年来薄似纱”的感伤和“闲作草”“细分茶”的聊赖之绪。历来评此诗的人都认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靓丽的江南春光图。然而在读这一句时不能只看到杏花,春雨,“一夜”这两字是不可轻轻放过的。因为这两字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伴着这雨声的是陆游心中的国事家愁。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来暗寓对友人的思念。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却在表达内心的郁闷与惆怅。

高中时读这首诗,最喜欢的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种恬然的生活状态;不过彼时老师说这首诗中的名句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后世评说这句“绘尽江南春的神魄”。现在再读这首诗,却另有一番感觉,觉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和“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更让人倍感无奈的。一首诗,既有对生活冷暖、人情凉薄的感慨,又有对身边风物和恬适生活的精妙描写,还有对自己的安慰,在不同的年龄去读总有不同的感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fz/16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