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将南昌设为重要节点城市,南昌地铁年底运行通车,昌九一体化获国家战略支持……这些还不够!昨日,传来重磅消息,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整合“一圈两群”支撑长江经济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什么概念?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最初是湘鄂赣三省联手谋求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合作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简而言之,就是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这三个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来看一张图,你就有了具体的概念!
最大的那个圈,是环鄱阳湖城市群,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涵盖了江西众关键城市!以南昌为核心,景德镇、九江、抚州、新余、鹰潭被“收入”在内,这还仅仅是狭义上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环鄱阳湖城市群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对南昌乃至江西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十年前,当长三角、珠三角、环勃海三大经济区飞速发展时,鄂湘赣三省就希望构建“中三角”,寻求国家层面的支持,实现中部的崛起。如今,这个梦不再遥远!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份规划的来源!
“中三角”的前身“汉三角”这一概念,由江西专家首次提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也是在年首次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一概念,可见这个高瞻远瞩的规划,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孕育多年,终于化为现实,那么这份至关重要的规划都说了啥?即使有点枯燥,你也应该好好读一读!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扣协同发展主线,突出重点合作领域,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明确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到年和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三是产业协调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共建生态文明。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五是公共服务共享。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六是深化对外开放。把握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环鄱阳湖城市群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意义何在?
一起看看专家怎么说?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蓄势待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分析说,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崛起,将在新一轮发展中推动长江流域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增长。
当然,在《规划》当中,有一句话让南昌乃至江西人民为之振奋:“要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也就是说,以后的南昌,你真的不敢想象!这里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有专家也表示,中三角或将成为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不仅如此,江西的发展还要走国际范,在国际上要有一定影响力!
南昌,乃至江西,我们真的等不及了!发展的黄金机会,必将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变革,一路上,我们向朝阳进发!为江西的未来点赞!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网江南都市报
---------------------------------------------
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欢迎大家的投稿,联系人:陈董亚太
邮箱:
qq.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治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