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颔联写出明艳生动的

北方的初春季节就是这样,说是到了春天,有时却比冬天还冷,总是给人一些考验,远比不上江南的温婉明丽。记得以前学过一首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思乡诗。其中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用高度凝练的文字,传神地描绘了眼前景象,一个“生”字,一个“入”字,极富动感和生机,黑夜之后出现的红日与黎明,旧年之中到来的盈盈春意,都给人满满的希望。从中不难看出,这首诗创作于春节前夕,此时仍是冬末,江南却已是山青水绿,江南的春天早已到来,正应了那句:江南春来早。一年之计在于春,最美莫过江南春。江南的春天总是让人心向往之。

陆游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诗人,而且性格耿直倔强,这就注定了他一生坎坷,官场上起伏不定。陆游61岁那年春天,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暮年重归政途,他的心早已不复当年雄姿英发,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淡薄如纱的炎凉世态,也让他心生疲惫。旅途中,下起了春雨,夜晚,他住在小楼听尽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时光似乎没有老去,依然是那么安详,那么美好。可心却已在6年的罢官闲居中垂垂老去,这一夜的春雨,就好像郁积在他心头的愁闷,剪不断,理还乱,辗转反侧,潇潇春雨成了他唯一的陪伴,这种凄苦,若不是身在其中,何谈感同身受,若不是亲身经历,何谈体会至深。不眠和焦躁中,他摊开纸笔,砌上一壶新茶,在大好的春光中,企图让内心回归平静,即兴创作了一首《临安春雨初霁》。诗作原文如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的大意是: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从而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老家。

陆游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是一首即景抒怀七言律诗。整首诗主旨是写自己作客京师的情景,表面上看起来貌似生活悠闲,格调隽雅,实际上内心却感慨不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情。全诗问句开篇,直抒胸臆,情感喷薄,跌宕起伏,刻画细腻,形象生动,有声有色,清新自然,描绘逼真,意境优美,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不平,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点出“诗眼”,也是千古名句,语言清新隽永。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春雨,由听觉体现;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描绘形象深致,呈现出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杏花遇上春雨,一滴雨落,一朵花开,便是整个江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jj/16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