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恐怖银行卡未离身南昌市民15万元遭

  太恐怖!银行卡未离身15万元遭盗刷资深民警教你8招防范  早上起床,看到的不是热腾腾的早饭,而是手机收到了银行的转账记录,这样的心情,恐怕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今年1月4日,南昌安义的老黄就体验了一把这样的感觉,15万元突然“没”了。这可把半睡半醒的老黄给惊呆了。这是咋回事?老黄说,自己的银行卡就在说自己身上,近期也没有出差,更没在网上操作使用过该银行卡,这钱到底是怎么“跑”了的?甭管咋回事吧,老黄还算比较清醒,意识到事情不简单后,迅速报案。在民警的指点下,老黄拨打了银行24小时客服热线,申请将自己的卡冻结防止被继续盗刷。银行上班后,民警和受害人黄某来到了银行营业部,将被盗刷的交易流水账单打印出来后,发现对方账户是北京一家支付通电子公司,属于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民警遂与银行工作人员电话通知该支付平台公司暂缓支付这三笔资金。该公司表示他们可以暂缓支付这三笔资金,但如果要退回受害人,必须有公安等相关部分的证明。随后,在安义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的努力下,黄某被盗刷的15万元失而复得。老黄的遭遇,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江南君在此提醒,遭遇银行卡异常,一定要第一时间报案哦。回到之前的问题来,钱怎么转走的?一、超市收银员克隆银行卡信息一位资深警官介绍,这种诈骗手段一般是团伙作案,内部分工明确。第一步,由商场或宾馆等消费场所的收银员实施,收银员在为顾客刷卡时,偷偷用特制工具复制了银行卡信息,同时观察顾客输入的银行卡密码;第二步,将银行卡账号密码交给伪造银行卡的师傅,克隆出多张一模一样的银行卡;第三步,分别交给团伙内分散到全国各地的成员,由这些人在短期内把卡内存款尽数取出。二、“存款大盗”与银行“内鬼”合伙冒领。储户存钱时遇到银行柜台人员推销,承诺可将资金以某种高利息的形式存入。据介绍,“存款大盗”专门针对各大银行存款下手。银行内部人员被买通后,储户在柜台存钱时,资金被存入后立即被转到其他账户上。三、遭遇“忽悠”销售,部分存款变“保单”据某国有银行知情人士透露,柜面人员以各种方式变相销售保险、基金等产品,也是存款“失踪”的原因之一。   “存钱回来才发现,拿到的不是存款单而是保险单。”安徽芜湖市民宋先生告诉记者,今年1月6日上午,从北京打工回乡的他将攒下的5万元存入邮储银行南陵支行某营业部,出具的“存单”却是中国人寿保险投保单,还标注为“银行、邮政代理专用”。   “保险或理财销售人员往往和银行柜台人员串通,‘忽悠’销售产品以分享提成。”安徽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信贷负责人透露,有些高息存款其实就是非法集资,即柜员违规将储户存款直接转账给缺钱的企业,从中赚取“中介费”。四、系统缺陷、信息泄露,存款被盗取。 “存款丢失还与银行票证系统有缺陷,或存款人信息泄露有关。”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继承说。  问责难,索赔“几乎不可能”  那么,存款丢失,用户的钱能否找回来?找不回来的话,银行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存款丢失后,大家最关心的是能否索赔追回。”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玉平说,现实情况是,“几乎不可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表示,“国家宪法保护个人合法储蓄存款的所有权不受侵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目前出具的存单内容中,也对银行对存款的保管责任有明文规定。但对存款冒领、丢失应如何处理均没有具体规定。出了事儿就相互扯皮,推脱给“临时工”,这样的官司耗费人力、物力,最后还不见得能赢。所以,我们在期待银行管理制度完善的同时,也要加强个人的防范意识。面对这种诈骗手段,老百姓该如何预防呢?资深警官表示,这种诈骗手段犯罪成本低,而警方打击成本却很高。为了预防这种犯罪,广大群众要做好以下四点:第一,无论在哪里用银行卡消费,输入密码时必须要有所遮挡;第二,将银行卡交给收银员刷卡时,银行卡一定不能离开视线;第三,经常用于消费的卡内只存少量存款;第四,最好是开通银行卡的短信提醒功能,随时随地掌握银行卡的存款情况;第五,对于需要密码的非接触式网络在线交易,尽可能不在网吧、单位等公共网络上操作;第七,不要随意登录不明网站,小心木马程序套取支付密码,另外定期更新支付密码;第八,存取款时注意密码不要是自己生日或简单的数字。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云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jj/2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