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物价的上涨2

如何看待中国物价的上涨?(2)

综上所述之各种国内外因素,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国内物价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守旧地估计应当在7至10之间,如果进一步恶化,有可能上升到10至15。

货币政策需更具前瞻性以控制通胀

从当前中国物价上涨的趋势看,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具体成因,但流动性过于宽松是致使物价不断上涨的最基本因素,而流动性的宽松则来自于前期货币当局货币增量的发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货币总量需求显著增加,必定致使货币当局货币的超量发行,而货币的超量发行终究助推了物价上涨的进一步恶化。

从近些年中国经济增速与货币总量发行范围比较看,中国经济增速始终徘徊于8至11之间,而货币发行量的增速却大于经济的增速,有观点认为,货币发行和流动性宽松白癜风治疗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据近期中国国内部份专家测算,自2008年以来,中国货币当局货币超量发行了约43万亿元人民币,许多人认为,货币超量发行是物价上涨的最大推手,致使中国通胀情势进一步恶化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虽然,对中国货币当局是不是存在着货币超量发行,一些专家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货币超量发行相干的一系列争议,暂时还难有定论,但不可否认,流动性过度宽松无疑是目前中国物价上涨的基本因素,也是会推动物价继续上涨的潜伏风险因素。

明显,由于经济的增长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使中国货币当局在力保经济增长进程中不得不通过货币的增量发行实现流动性宽松,其结果必定致使目前的流动性延续多余、资产泡沫膨胀、周期性不良贷款的积累等。另外,外汇的大量流入也致使中国货币当局货币投放量不断增加,叠加的各种因素自然致使了物价上涨比预期要严峻很多。

因此,目前中国国内许多学者和金融机构认为,货币政策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适时调剂货币政策,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所谓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就是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掌控好货币政策与经济、金融情势的关系。

从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主导思路看,控制信贷增长范围、收紧流动性、避免通胀的意图十分明显,体现的是货币政策调剂的针对性在进一步加强,这与中国决策层的屡次表示货币政策将更加富有弹性其实不冲突。未来,中国在避免经济下行再现的同时,应对物价上涨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怠慢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ls/1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