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南都市报记者何柳斌 冯训太 章娜
硅衬底led技术 早已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
“技术之前就有人研究,但都放弃了,业界普遍认为在硅上制备高光效gan基led是做不成的
“中国芯”与日美技术 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这支团队常说“多发光,少发热”,除了指项目本身led的特性,更是指做人的精神刘军林说多发光就是要对国家、团队作贡献,少发热就是遇事要保持头脑冷静,少发热“最近江校长对这句话又有新的理解,认为在科研过程中,不要去很热的地方,要去冷的地方,只有在大家不做的事情中才更可能得到突破,因为在热的事情上的大家都是离突破不远了,做不出很多具有原创性的成果”
在项目前期的开发探索中,这支科研团队与国内外其他团队一江南都市报电子报样,出现了无数次失败即便在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施产业化后,也因为合格率太低,让团队陷入危机“合格率还不到10%”刘军林说,他记得那是2008年年初,他女儿出生才两个月,作为新爸爸的他,把照料孩子的重任交给了妻子从2月到5月,整整三个月,每天都是早上8点进实验室,第二天凌晨2点才走出来“这段记忆非常深刻,在实验室里研究了无数失败的硅衬底,但也不断发掘其中的问题,短短3个月时间,我们的生产技术让硅衬底的合格率从不到10%上升到50%以上”刘军林说,当年6月开始,晶能光电的产品生产便逐渐步入了正轨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存在三条led技术路线,分别是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和硅衬底led技术路线
从另辟蹊径开创业界判了江南都市报网“死刑”的硅衬底项目,到实验室里经历无数个失败品,再到项目成果投身产业化……拿下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走过了19个年头
硅衬底led技术,早已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刘军林说,2009年参与“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中的显示屏是该技术产品中最大、最典型的一个南昌八一大道和紫阳大道的路灯也用到了这一led研究的成果
“2003年刚刚启动led照明项目时,江校长就另辟蹊径去做硅衬底,而不是跟着别人去做蓝宝石,后来也证明了这条路是正确的,是很有远见的”刘军林说”现任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常务副主任刘军林说道
以江风益为带头人的团队成功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江南都市报登报电话二极管,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日美之后第三个掌握蓝光led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国家,这也使得“中国芯”与日美技术形成全球三足鼎立之势,打破了日本蓝宝石衬底、美国碳化硅衬底长期垄断国际led照明核心技术的局面,世界为之震动
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获奖团队主要成员刘军林,听他讲述项目研究背后的故事
埋在实验室里“挥别”了无数个失败品
世界上第一支led诞生于1962年而正式作为照明光源,是日本在1993年取得的突破,这项蓝宝石衬底gan基蓝光led技术获得2014年诺贝尔奖1995年,美国成功研发碳化硅衬底gan基蓝光led技术,获得2003年美国总统技术发明奖
白癜风典型症状表现白癜风保养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