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镇胡家坊村建设幸福美丽宜居家园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pf.39.net/xwdt/160309/4784140.html

碧绿水满村树千年古村惹人醉

八景镇胡家坊村:建设幸福美丽宜居家园

文/记者陈文秀

摄影:李欣雨

漫步在村内巷道,踩着冬日暖阳投射在青砖石板路上的斑驳光影,望着一排排整齐划一耸立的楼房,感受着千年古村的历史沉淀和现代时尚气息的美妙融合,这是怎样一份静谧?

坐在鸣水桥上,听着微风吹动树叶摩擦得簌簌作响,闻着迎面吹来的泥土芳香,享受着村庄独有的宁静和冬日暖风带来的勃勃生机的巧妙碰撞,这是怎样一份惬意?

曾经倒墙烂壁、污水横流的“空心村”,如何变成了如诗如画的新家园?12月13日,记者在高安市八景镇镇长汤志平的陪同下,走进八景镇胡家坊村,但见绿树环抱,鸟语花香,风景宜人,一幢幢楼房静静地矗立在路边,仿佛正娓娓诉说着近年的变化……

碧绿水满村树千年古村惹人醉

高耸的白墙掩映在葱绿当中,墙面的仿青砖底边与青砖石板路相映成趣,统一的灰白色调,令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泼墨山水画中。

“我们胡家坊是个千年古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常住人口2697人,村庄面积296亩,耕地面积3043亩,是个传统的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自然村。胡家坊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接高胡一级公路,西邻沪昆高速胡家坊出入口,北靠八景镇工业园区。村民依托工业园进厂务工,加上水稻等农作物种植,2015年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达12712元。”刚进入村口,胡家坊中心村建设工作组干部刘星辰就向记者介绍起来。

沿着七星水塘漫步,只见水面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夺目。七星塘原是自然天成的七口小塘,明朝嘉靖乙卯年,进士胡以均奉谕旨兴建牌楼,将七口小塘打通为一口大塘,与村内的月塘、上下州塘、螺丝堆,构成了“前有七星拜斗,后有月亮团圆。左有螺丝把口,右有双凤朝阳。”的环村四景。今年2月,工作组对七星塘进行改造提升,安装了仿木护栏、铺设了青砖石板路、搭建了两处小型鸣水桥、打造了绿色景观带,村民们茶余饭后环着池塘漫步,十分惬意。

走在村庄外环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碧绿澄清的湖水,整整齐齐的田野和农家菜地,满山的绿色迷人眼。环境卫生改造工作一直是胡家坊中心村建设工作的重点,村内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站、配备了专职卫生员,组织了“文明卫生户”大评比,进行了房前屋后卫生大清理,村民、干部齐心协力,群众、党员携手奋进,共同将胡家坊村打造成为绿树环绕、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桃花源”。

实施“七改三网”提升公共硬件设施

“中心村改造之前,胡家坊村是个典型的“空心村”,村内老旧危房众多、无人管理,倒墙烂壁、破旧不堪,人畜混居、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胡家坊村支书胡平如感慨道。

为彻底解决胡家坊村发展困局,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八景镇党委政府启动胡家坊村危旧房屋改造工作,拆除危旧房498栋,面积达26897㎡,腾出空闲宅基地80余处,节约土地60余亩。2015年胡家坊村被列入江西省23个中心村建设示范点,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争取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进行村庄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民生领域项目工程建设。

按照“七改三网”要求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全村共改路8.2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还铺设了多条青砖景观石板路;改水689户,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改厕689户,村民都用上了卫生厕;改房52500平方米,危险旧房均已拆除,新住房在原有宅基地上统一规划建设,进村主路边房屋墙立面改造已完工,统一刷为白墙配以仿青砖底边;改沟6000米,形成了完整的沟渠排水网路;改塘2口,七星塘已被打造为村内一景;改栏6870平方米,兴建了三处共8排112间集体牛栏;“强电网、广电网、宽带网”均已架设进村,电网线路也全面完成改造。

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民生活

胡家坊村公共服务中心共三层,按照公共服务设施“8+4”的要求,各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一楼配有便民服务代办点,农村建房、计生低保等所有事项都可以在这边一站式办理。“农村e邮”站点也是便民超市,村民可以在这里淘宝购物、寄取邮件、接收快递、购买火车票等。设立了助农取款点,村民拿银联卡到POS机上刷卡即可提现,每天可取现金2000元,还可办理查询、转账业务。配备了卫生室,村民可免费领取计生药具。

二楼是村民活动中心,有村民活动中心、村委会议室、农家书屋、调解室和警务室。三楼是党员活动中心,有党员活动室、支委会议室和综治室。

“以前村里没有公共活动场所,大家只能聊天、打牌消磨时光,现在我们的去处可多了,可以到服务中心的活动室打乒乓球、到农家书屋读书看报,可以到健身广场锻炼身体、下象棋、看村舞蹈队排练,可以环着池塘漫步,生活可丰富了,”来服务中心办事的村民笑容满面地说道。

八景镇党委政府按照城镇化标准建设胡家坊,建立了水冲式公共厕所、日处理污水量可达50吨的污水处理站、科学分类的垃圾处理站,以及高标准的村小、幼儿园,村民们在村内就可享受市民化生活。

文化厚底蕴深打造文明示范村

青砖木窗的胡氏宗祠也是村里的民俗馆,经过改造翻新,古韵十足。祠堂内展板介绍了华林世家虎口胡氏渊源、虎口家训、胡氏家箴、世系传承表等姓氏文化,以及胡家坊村行政区域变更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历史文化。

村内还有一栋80年历史的老宅,建于1937年,占地300平方米,全木质4房一厅结构,承袭了清朝末期的建筑风格。虽然没有雕栏玉砌的奢华,但是门窗的雕花、雅致的床第、梁柱的刻画,都展现了建筑工匠的艺术考究和工艺精湛。

老宅的守护者胡淼根夫妇是两位古稀老人,是八景镇唯一的文化中心户,胡老乐于助人、虚心好学,对村里的历史文化、姓氏渊源都有较深的了解,积极参与族谱修订、胡家坊民俗文化搜集总结等工作,是村里的“百科全书”。周边村民有空就会到这来翻翻书、看看报、聊聊天,十分热闹,俨然一个小型文体活动中心。

村内主干道上文化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阐释了“礼义仁智信”的传统文化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随行的八景镇宣传委员何爱琴介绍了胡家坊村的乡村特色文化:“现在许多传统习俗在逐渐消失,逢年过节,应该有农村自己的文化活动。我们胡家坊村保存了乡村文明,划龙舟、舞龙、舞狮、举草龙等传统活动仍在继续。”

“我们按照省委科学推进中心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以打造‘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中心示范村为目标,按照‘七改、三网’要求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配套“8+4”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全面推动我镇中心村建设发展升级。”八景镇党委书记艾显锋掷地有声地说道。

来源:江南都市报首席记者/陈文秀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nr/11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