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文化讲座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送走满载收获的年,迎来充满希望的年。华东文诞数字文化资源配送配管中心会不忘初衷,继续把各大文化中心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讲座配送至您的身边。

下面,小文就先给大家介绍下其中几场活动吧

上海闵行区图书馆

1、讲座主题:“民国”系列之一

——当胡适遇上民国

讲座时间:年1月8日星期日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通过梳理再现胡适的一生,呈现出胡适与民国的种种关联,主要聚焦在胡适与传统、胡适与新文化运动、胡适与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胡适与政治(尤其是与蒋介石的关系)、胡适与北大、胡适与青年以及胡适与自我形象的形塑等角度展开,然后涉及到学术界和知识界对胡适的研究成果,以及解释年代以降胡适热是如何形成的。

推荐书目

《四十自述》(胡适著)

《重寻胡适历程》(余英时著)

《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罗志田著)

《十字街头的知识人》(唐小兵著)

主讲人: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学》特邀编委,《东方早报》专栏作者,主要从事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与知识分子史、左翼文化与20世纪中国革命、回忆录/口述史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记忆等领域的研究。)

2、讲座主题:“大雅”系列之一

——敦煌遗书与中国文化

讲座时间:年1月15日星期日13:30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概述敦煌遗书的内容、时限和形态,对敦煌宗教文献、历史地理文书、社会史文书、俗文学文献、科技文献、敦煌写本四部书的内容和价值做简单回顾,同时展示敦煌遗书在世界各地的收藏情况,重点对一些有价值、有趣味的作品进行赏析。

推荐书目

《石室写经:敦煌遗书》(郝春文著)

主讲人:许建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九三学社浙江省文化与社会工作委员会委员。)

3、讲座主题:“大雅”系列之二

——容易被误解的几个中国古典

讲座时间:年1月22日星期日13:30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无论是积极的政治参与、大文学的世道人心关怀,还是守护个人生命的价值尊严,重建被五四误解的中国文学传统,仍然是我们这个后五四时代的思想课题。现在是“课题”满天飞的时代,然而真正的时代思想课题,却已经深深掩埋在喧嚣的尘土之中。

推荐书目

《古典今义札记》(胡晓明著)

《巴黎美学札记》(胡晓明著)

主讲人: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及上海市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

4、讲座主题:月明珠还——留住好时光

讲座时间:年2月11日星期六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回忆父辈文人鲁迅、茅盾、施蛰存、陆澹安等人的趣事,与读者一起回忆过往,思念故人,留恋过去的好时光。在情人节来临之际,选取书中有关美食的篇章与读者一起分享舌尖上的回忆。

推荐书目

《月明珠还》(孔明珠著)

《孔娘子厨房》(孔明珠著)

《烟火气》(孔明珠著)

主讲人:孔明珠(上海作家,资深主妇,爱烹调,爱猫咪,爱记录。前《交际与口才》主编,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著有《上海闺秀》、《孔娘子厨房》、《七大姑八大姨》、《煮物之味》、《烟火气》、《月明珠还》等十几部著作。开设“孔娘子”品牌美食随笔专栏。年获《上海文学》散文奖。年获“冰心散文奖”。)

5、讲座主题:渐次繁花——百工的式微与重建

讲座时间:年2月25日星期六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在传统农耕社会,秉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和“物尽其?”的工艺观念,几千年来,百工解决了民?物质之需。从历时三年的《黟县百工》调研、巡展,到《百工》杂志书的创办,碧山团队历经五年,试图在乡村凋敝、百工式微的时代重新发现手工艺之美。年3月,集工坊、柴窑、展厅为一体的碧山工销社即将开放,在此之际,《碧山》杂志书副主编林小熏跟大家分享他们的复兴百工之路。

推荐书目

《碧山》(左靖主编)

《百工》(左靖主编)

主讲人:林小熏(《碧山》杂志副主编。曾参与策划执行年第二届碧山丰年庆,参与策划并执行年“行动中的民艺:从黟县百工出发”展览及系列活动。)

6、讲座主题:“上蔡”哲学系列之一——抛弃需要幻想的处境

讲座时间:年3月5日星期日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要求抛弃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想的处境。”这句话提示我们:要的不是打倒一个神,而是消灭造出这个神的现实土壤。换句话说,上述问题只有在我们对自身的历史的再认识中才能得到解答。

推荐书目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亨利希·海涅著)

《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研究》(吴晓明,陈立新著)

《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吴晓明著)

主讲人:蔡剑锋(笔名邝言,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国学讲堂主讲人。首届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因在教学领域成就瞩目,被上海市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并作为教师代表在上海市“庆祝教师节三十周年大会”上发言。自年创办至今的“邝言读书会”,在高校和社会上均有广泛影响,并获“上海市十佳示范性读书会”荣誉称号。)

7、讲座主题:“民国”系列之二——胡兰成:情人眼里看中国

讲座时间:年3月18日星期六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胡兰成在书中悠悠然地把中西建筑、音乐、美术、文学、医药、饮食比较了一遍,他说中国建筑讲的是情意,音乐没有规范的音阶是为了留给人出入的空间,中国绘画的颜色,洋鬼子根本调不出来,至于文学,更是人世的美好,老少皆宜,人人欢喜……满纸通篇的一个“好”字,情人眼里看中国。

推荐书目

《山河岁月》(胡兰成著)

主讲人:顾文豪(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文化评论人,《文汇——读家视点》栏目总监)

8、讲座主题:“民国”系列之三——陆小曼:春风秋月两茫然

讲座时间:年4月9日星期日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陆小曼的一生,不管是洒脱、是沉重,尽在于一己的担当和承诺,在于一己内心的安宁,至于其它飞短流长,似属多余。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所缺少的,是过平常日子之心,两人之间的情感悲剧在于缺乏理解和沟通,而志摩对于浪漫主义理想的一味高蹈,亦未尝不埋下苦根……

推荐书目

《陆小曼自述自画》(陆小曼著)

主讲人:陈建华(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国欧柏林学院。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任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荣誉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著有《帝制末与世纪末──中国文学文化考论》、《雕笼与火鸟(三十年集)》、《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诗文创作《去年夏天在纽约》、《陈建华诗选》、《乱世萨克斯风》、《灵氛回响》等作品。)

9、讲座主题:“民国”系列之四——徐志摩:作别西天的云彩

讲座时间:年4月23日星期日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徐志摩说过,“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些年,围绕着徐志摩的经历,无数文人纠结着他到底是幸与不幸?是得到还是未曾得到?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徐志摩,中国白话文及新诗的推广,才是他身上最耀眼的的光环。

推荐书目

《徐志摩诗全集》(徐志摩著)

主讲人:王从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旅游文化”专业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王维和孟浩然》、《楚辞研究集成》、《中国文学史》、《中国禁毁小说漫谈》、《中国茶文化》等)

10、讲座主题:“民国”系列之五——李叔同:一轮圆月耀天心

讲座时间:年5月12日星期五13:30

讲座地点:上海理工大学沪江美术馆

讲座简介:李叔同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推荐书目

《弘一法师全集》(李叔同著)

主讲人:黄诚(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佛教文学学者。自扬州、苏州而上海,濡染江南风华,钟情佛学、文学,潜心于近现代文学与佛教文化关系的研究。)

11、讲座主题:“昔日”系列之一——节分端午自谁言

讲座时间:年5月28日星期日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屈原崇高的理想、炽热的情感,投身汨罗江的一跃,形塑了中国的审美意识、文化精神和人文传统,是人类社会宝贵的文明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纪念屈原,是端午节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书目

《楚辞译注》(李山著)

主讲人:吴奇(新上海人,文学硕士,双子座,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崇尚读常见书,做明白人;喜庄嗜骚,必也狂狷;昔处魏阙之下,终相忘于江湖。)

12、讲座主题:“绝美昆曲”系列之二——一曲霓裳唱不尽

讲座时间:年6月4日星期日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长生殿》以唐代社会变迁为背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明清传奇历史上最后一个高峰,作者洪升为此付出极大的人生代价。该剧是昆曲艺术最经典的剧目之一,至今盛演。讲座将结合洪升的创作历程谈《长生殿》的艺术价值,以及对昆曲艺术的巨大贡献。

推荐书目

《长生殿》(洪升著)

《昆曲》(俞为民著)

主讲人:俞永杰(艺名:俞妙兰,浙江平湖人,毕业于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艺术硕士。现就职于上海戏剧学院。杭州大华昆曲社创始人,习曲二十余年。私淑于京昆老艺术家洪云艳、叶鸣兰先生,并从老曲家周瑞深学习制曲。擅长昆曲演唱、擫笛、拍曲、制谱。近年从事昆曲剧本创作和昆曲曲学研究,《上海戏剧》“昆曲曲学小讲堂”专栏作者。)

13、讲座主题:战争的历史,还是历史的战争?——谈当代社会的二战记忆

讲座时间:年6月25日星期日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年以来,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记忆内容、形式与目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争议和冲突,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历史之战”。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讲座者将从历史的纬度梳理战胜国与战败国各自战争记忆的塑造进程及其内部争议,分析有关二战历史的共识何以达成的背景,呈现目前双边记忆斗争的主要缘由,最后对中国的二战记忆提出建议。

推荐书目

《战后欧洲史》(托尼·朱特著)

主讲人:孟钟捷(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副系主任,兼任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学术职务是:国际历史教育学会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经获得上海市“晨光学者”()、“曙光学者”()、“社科新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学者()等荣誉。)

14、讲座主题:大历史和小日常

讲座时间:年7月9日星期日13:30

讲座地点:会议室

讲座简介:《民间影像》系列MOOK,以第一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呈现鲜活的民间生活场景和历史细节。建筑、人物、事件,工作、学习、生活、家庭、师友,点点滴滴。这些记忆既是个人和家族的,也是民族和国家的。

《民间影像》的主持人陈立群将讲述这套MOOK的台前幕后故事,其策划、组稿,以及出版过程中的甜酸苦辣。

推荐书目

《民间影像》系列MOOK

主讲人:陈立群(老照片研究者,同济大学出版社编辑,《民间影像》Mook的责任编辑,长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nr/12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