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餐馆油烟严重扰民政府部门不按时

  本报讯·周子颖报道:信州区马皇庙的巴蜀渔馆因油烟排放导致楼上居民家中、楼梯过道上油烟过重,影响楼上居民生活。6月18日,经过市创建办联合市环保局、市城管支队东市大队、信州区工商局东市分局、业主代表和店主多部门共同协议,若7月底整改不到位将面临关门。

  据了解,巴蜀渔馆从年开始在马皇庙路段经营,楼上居民对楼下餐馆的油烟排放一直不满意,本答应搬迁的巴蜀渔馆,年房东续签了5年的合约并交付了租金。3月19日,上饶市创建办联合市环保局、市城管支队东市大队等部门进行协调,要求店主在三个月内搬迁。对此,店主答应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店面,会尽快搬迁。

业主:家里的窗户没开过,油烟味还是很重

  6月17日,记者注意到餐馆楼上的窗户上的油呈黑黄色,墙体已经被熏黑,楼梯过道的扶手上也是被油渍覆盖。“家里就不敢开窗户,油烟味重,窗户上都是厚厚的油。”业主代表吴阿姨说,在餐馆将油烟往下水道排放后,有时下水管道拥堵,油烟无法排出,油烟随着管道飘到居民家中,几乎居民反映家里的卫生间的门也不敢开。

餐馆:多次整改不合“民意”

  餐馆店主李女士向记者介绍,做餐饮有油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为邻里,餐馆也一直在做调整。因为噪音和油烟大问题,鼓风机和油烟就往下水管道排放都被投诉后,将油烟做净化之后向上空排放计划也被楼顶的住户拒绝;计划将隔壁有烟囱的店面一起租过来也被业主阻扰。

  店员王女士介绍,任何一家的餐馆都不可能随时搬迁,选店、装修、试营业一系列下来,时间不固定是常态。“作为一个单亲母亲,她也要照顾俩孩子,本来已经安定的餐馆,搬店是早晚的事,生意再好,精力也被耗光了。”王女士说。

协商结果:7月31日前不做整改将被依法取缔经营权

  市环保局有关人员明确表示,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56条规定,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致使排放的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该店油烟排放不达标。

  17日,上饶市创建办联合市环保局、市城管支队东市大队、信州区工商局东市分局、信州区东市街道以及金龙岗社区等部门进行协调,协商结果,若7月31日前,巴蜀渔馆不搬迁且对于油烟问题不做任何整改将依法取缔其经营权。

  17日下午5时许,所有的业主代表已在该协议书签字,但是对于这个决定李女士并未表示赞同,“搬迁需要多长时间没人确定,店面的租金问题也需要时间解决。”李女士表示。

  据了解,若李女士最后坚持不搬迁不整改,上饶市环保局有关部门将依法将其起诉。

《江南都市报》上饶记者站

新闻-

新浪微博:

江南上饶新闻

上饶都市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nr/13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