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一年级学科实践作业展播

阳光讯(记者梁永飞通讯员罗培琪)为落实“双减”政策,打造个性化、创新性、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经过一学年的学习,近日,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这个假期中纷纷拿起画笔变成小画家,将诗歌“画出来”。

诗是无声画,画是有形诗。“诗配画”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学习古诗的方式。古人云:“诗堪入画乃称妙。”诗是画的升华,画是诗的形象。

《池上》《小池》《江南》都是描写夏季的古诗,“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更是千古名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画笔,将诗中的夏日风光描绘了出来,在炎炎夏日中找寻美的踪迹。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有“诗仙”之称。在课本中,大家也学习到了许多李白的古诗,有思念亲人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有惜别朋友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同学们画笔下的李白有温度、有深度,他与月相伴,与酒相伴,书写着千古不朽的名篇。

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诞生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唐诗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悯农诗人李绅、山水诗人孟浩然、“初唐四杰”骆宾王、苦吟诗人贾岛、“四明狂客”贺知章......这些诗人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诗歌风格。

唐寅是我国明代的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画鸡》这首诗通过短短二十八个字,将鸡的神态气质和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由此表达的诗人的思想与抱负。这首诗还可以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作特点,富有儿歌的趣味。

一首首诗跃然纸上,如灵动的音符敲击着孩子们的心灵,转而变成一幅幅颇有意境的画卷,或浓墨重彩,或清新淡雅,或动静结合,或人景相衬,无不诉说着孩子对诗意的追寻。

“诗配画”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激发了孩子们对古诗的热爱之情。这个暑假,孩子们通过古诗配画活动,进一步感悟到了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到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更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编辑:媛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nr/15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