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落而满盘活,看一个字如何点亮一首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这样高超的技巧是不是令人向往呢?

散文中有”一字立骨“的说法,就是文章既可由一字生发,层层剖析,又可由这一字拢合,产生一字统领、牵制全局的效果,立意更凝练深刻。

套用这个说法,诗词中也有这样的,靠一个字就可以撑起一首诗,靠一个字就可以让境界顿生,靠一个字就让一首诗难以忘怀,这样的诗有如江湖武艺,四两拨千斤的功夫,轻巧而高明。

在你的心中,你能想到是哪一首诗呢?其实仔细地搜索浩瀚的古典诗词,实在是并不很多。因为这样的诗,本身是好诗,而其中的一个字又是画龙点晴的作用,缺了它立刻黯然失色,有了它一首诗熠熠生辉,这样说也是精品中的极品。

只能说这些诗是可遇不可求的,是理性与感性碰撞在一起的杰作。而且这个字,还真的是作者经过一番斟酌和思考,成为一段佳话,也成就一个诗人,我们一起来赏析。

0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一个“怯”字,情感拿捏得精准,无可替代。

《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者宋之问为官时曾经攀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武则天去世后,这一派系纷纷落马,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泷州在岭南,在当时是很边远的地区,贬官很多不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习俗,最后丧命于流放之地。神龙元年(年)十月宋之问流放岭南,次年春天他就冒险逃回了洛阳,途经汉江时写下了此诗。

这首诗以“怯”字立骨。描写了诗人逃离贬官之处,将近家乡时担惊受怕的复杂心理。“音书绝”是“怯”的原因,诗人也许担心自己贬官后是否被抄家,也许有其他变故,也许无颜见家乡父老,因近乡而更“怯”。如此既害怕被人认出身份,又害怕担心的坏消息得到证实,以至于不敢问来人了。这样复杂的心情一一“怯”字之情通贯全篇,情真意挚,哀婉动人。

这一个字捕捉到的感情,可以引起广泛的共鸣,远离家乡的人应该最有体会吧。

后来杜甫的《述怀》有一句“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就是类似的情感,因担忧家乡亲人,以至于不敢面对吉凶未卜的消息。

这种心情,作家老舍在一篇文章中也描述过,因为战乱自己与北平家里中断了联系,后来时隔一年多再收到家信时忐忑的心情,既喜又怕,喜的是终于有消息了,怕的是预感收到的坏消息,也可用一个字“怯”来描述这种矛盾的心理,难得的是一个“怯”字,就说破了多少人的心事。

02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个绿字,一个“绿”字简洁明快,既是色彩,又是动作,一个字煞费一番苦心。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天的扬州和镇江的距离就是一水之遥,九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明月高悬,诗人乘船停泊在长江北岸瓜洲的渡口,放眼南望,看到南岸的京口就隔一江水的距离,再想到钟山也就只隔几座山,也不远了,此时千里江岸一片新绿,都已是春天了,诗人更是归心似箭,想念着钟山自己的家园。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了千古名句,最妙就在“绿”字上,这里是吹绿的意思,使动用法。传说王安石先吟出的这句诗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不甚满意,左右斟酌。又换成“过”、“入”、“满”等等,仍不合心意,待踱步到船头,眺望江岸,春风拂过,杨柳摇舞,一片绿意。

诗人只觉得精神一振,“春风又绿江南岸”应景而出!一个“绿”字就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直接了当地呈现出来了。其他字只表达春风来过,却没表现出春天到来后,江岸一片新绿的景色变化。

03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个“闹”字,把春天写得活泛起来……

《木兰花》北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是北宋官员、词人宋祁的代表作,因为词中这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在当世就有了“红杏尚书”的雅号,一句就足以令他名扬词坛。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春光明媚,生机勃勃又明艳的早春图景,下片抒怀心境,直言人生缥缈若梦,及时行乐的思想。

精彩之处是以拟人化手法,把春天写得生动、灵性。“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两句相互映衬,格外清新出彩。“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抹嫩绿,清晨时分,寒气轻微;“红杏”句写杏花的盛开之艳,表现春意之浓。

这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红杏的多而繁,而且灵巧地把蓬勃的春光烘托出来了,仿佛眼前花争艳、蝶乱舞一般,“闹”得有声也有色,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很高:“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的确,所有自然界的生动,在这一个字里面立时欢腾了起来,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春光满园的气象。   

04结语

寻一字之妙,得炼字之趣。这一个字,是情感的基调,拿捏住了情;这一个字有想象的空间,顿时生动起来;这一个字有形象的画面,有前后的变化,这一个字也有修辞的作用,用好了满篇全活。

这样的字由诗人千挑细选,斟酌而来。难怪古人长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连性灵派的诗人袁枚也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还有天赋禀异的杜甫也大呼:”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这样炼字的苦,哪里有得一字之乐呢?

而我感觉这个字一定是有神来之笔,灵感来袭时,作者抓住了那一瞬间的灵感,点亮了一首诗,这样的一首诗就足以成就诗人的代表作。也许像宋祁这样状元出身的高官,曾经写下过多少滔滔洪文,却不及一句诗词让他名垂千古。

这类诗不用典故铺垫,不用对仗精巧,就是特别的真切,特别的灵动。就是一字就足以击中人心。

读古诗可以感叹长篇叙事铺排的宏大,若读到心仪的小诗又感叹慧心灵巧,一个字点亮一首诗,体味以一挡十,以少胜多之妙趣,感受中华文化语言之精致,也真是闲时一乐事。

作家榜经典:唐诗三百首(马未都推荐版!通俗通透讲解唐诗原意,轻轻松松读懂唐诗精髓!)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购买

你还能想到哪些“一字立骨”的诗词,欢迎留言交流,一起品读好诗佳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nr/16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