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文学院、浙江电台、钱塘区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文学四季:西域归来重新发现江南——沈苇诗集《诗江南》分享会”活动在钱塘书房,举办,吸引了60余名诗人、诗歌爱好者参与,其中还有不少人从上海、广州、郑州等地赶来。
“‘文学四季在浙里’系列活动是浙江文学院对‘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一次文学践行,能在杭州十大最美书房——钱塘书房,为我们浙江首个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诗人做一场高质量的分享会,足见年轻的钱塘区作协非常有魄力、有眼界。”浙江文学院院长程士庆为活动致辞,讲述了活动举办的背景,回忆与诗人沈苇的文人交情,浙江文学院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举措。
“《诗江南》是我为第一故乡、为“大江南”创作的首部诗集,是三十年西域生涯后寻求写作转型与突破的一次努力。完成了一次古典的诗歌江南在现代汉语中的“重写”,建筑起了一名游子心目中的“诗江南”,在诗歌内部的矛盾和对话中弥合了记忆与现实之间的裂隙。”著名诗人沈苇饱含深情地介绍了《诗江南》诗集的创作历程,一股“乡愁韵味”在活动现场渐渐浓郁起来。
诗人、翻译家倪志娟对“诗江南”的解读,引发大家共鸣。她说:“诗江南的‘诗’,可以作为一个动词。这本诗集是沈苇以新的视角在书写江南,赋予江南不同的诗意。”
诗人沈秋伟是与沈苇“同喝一条运河水”的湖州老乡,他为大家介绍了诗歌《骆驼桥》中真实的“骆驼桥”。“这座桥与西域应该是没关系的,但桥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特别是湖州被认定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沈苇作为兼通江南之秀水和大漠之狂沙密语的诗人,站在骆驼桥上,思绪自然一路向西。”
著名画家王犁,诗人江离、飞廉、杜鹏、王毓、曼迪、潘童等也来到现活动场,为《诗江南》出版表达祝贺,朗诵并分享了阅读感受,独立音乐人无香为活动献唱。
“沈苇是钱塘区作协顾问,这是我们作协的荣耀。《诗江南》分享会是一场诗歌的盛宴、文学的盛宴、江南的盛宴。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更好地践行‘诗画江南,活力浙江’。”钱塘区作协主席沈小玲对活动做了总结。
浙江广播电台经济频道《95爱阅读》栏目主持人舒馨主持了本次活动。诗青年诗社、杭州复旦大学校友阅读会和杭州晓风书屋·钱塘书房参与了本次活动的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