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Outlook
产业展望
茶叶行业品牌的现状、发展和展望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西汉时,茶已是宫延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可以找到证据显示,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就是中国茶文化,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但多少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茶叶品牌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目前我国出口茶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仅值1至2美元,平均茶价比印度低4成,比斯里兰卡低6成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没有品牌,市场鱼龙混杂。今年3月中旬,杭州西湖区的西湖龙井茶原产地的茶农还没有开摘一芽新茶,但每斤售价千元的龙井新茶已在杭州街头出现。谭小芳认为,实施企业品牌战略,打造中国茶叶品牌,已成为中国从茶叶大国走向茶叶强国的必由之路。
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这是中国茶叶在世界上地位的真实写照。年全国茶园面积为万亩,比上年万亩增长7.2%。全国茶叶总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全年茶叶平均单价为24.8元/公斤,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为亿元,比去年.2亿元增加13.1%。我国是茶叶大国,但还不是茶叶强国。
中国茶叶之所以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其根本在于缺乏“品牌”。我国虽然名茶林立,但这些辉煌却并没有造就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茶叶品牌。而要让中国“名茶”真正变为世界“品牌茶”,更远不只是加一个“牌子”而已。谭小芳老师在与十余家茶庄、茶叶品牌、茶叶连锁机构培训、咨询之后,对茶业的经营、管理、营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经营观,把铁观音事业的经营跨度总结成三个阶段,三重境界。企业主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才能像蚕蛹一样由虫化蝶,实现自我升级与蜕变。
茶企经营的第一个阶段是产品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经营刚刚开始,除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之外,茶企几乎不能够给客户任何其它方式的回馈,无论是品牌增值还是人文价值观念,这一切茶企都无法企及。因此,在这个特定的阶段产品好不好决定了茶企的经营成败,这也是茶企唯一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阶段,茶企的老板必须无条件成为一个技术专家,必须亲力亲为的挑选、拼配、研发出一款又一款的好产品来满足客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当好了技术专家,企业的产品才会有保障,企业的经营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在第二阶段,企业家要从一个技术专家转型为一个管理专家,很用心的学习每一个管理方法,大力推行制度化、标准化——导入科学的管理软件,完善门店的品牌形象,狠抓门店管理和培训。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企业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塑造一个兼具良好产品体验和消费内涵的品牌,令自家茶企成为行业的领袖品牌,间接影响、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家呢,则要从一个管理专家转换成一个品牌专家。管理专家主要的重心在于内部流程和资源整合,而品牌专家则更多的体现为企业外部资源的整合。
来源:普洱中国
Expertargument
专家论调
罗振宇跨年演讲精华版:年小心这5只黑天鹅
年12月21日,罗振宇发了一条微博,微博中称,“今天是我坚持每天60秒的第天。距离我结束这份坚持还有六年。”
年12月31日,坐标深圳,罗振宇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二次“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距离他结束这份坚持还有十九年。
在演讲中,罗振宇总结了他发现的年开始浮现的“五只黑天鹅”:
1、时间战场
最重要的不可逆变化,就是互联网人口红利结束了。大公司的优势越来越巩固。创业市场上流行着一种“代孕生意”。流量的获取越来越难,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
2、消费升级
未来商业有两个流派:一个是让他上瘾,拖住他的时间;一个是提供服务,优化他的时间。所有的产业都必须向服务业无限接近。在这个领域,将来会诞生很多伟大的公司。
3、智能革命
人工智能是下一个主战场。谁的数据更多,更精准,谁的技术怪兽就会被喂养得更强。人工智能不是人的延伸,它是人的替代。
4、认知迭代
年,有一种气氛在弥漫,叫事情正在起变化。面对这个全新的庞然大物,你有两个选择:交越来越贵的“共识税”,或者打越来越残酷的“认知战”。
5、后真相
后真相的意思,不是没有真相,而是对这个世界来说,情绪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事实。过去谣言泛滥,是因为信息太少了。而后真相时代,是因为真相太贵了。
以下是演讲精简版:
大家好,各位时间的朋友,欢迎来到由深圳卫视直播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是倒数第19场。
年有所谓的三大黑天鹅事件,首先3月15号AlphaGo击败了人类最聪明的棋手李世石;6月24号英国举行全面公投,决定脱出欧盟,很多人完全没有料到;11月9号一个谁都不会相信他当选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接下来的3个多小时我们有一个任务,认出那些正在起飞的黑天鹅。当黑天鹅起飞的时候,所有的战场的格局、地形、河流、山川全部发生变化。
1、时间战场
有一个战场全新的战场,正在摆开,叫时间战场。
有一些趋势它虽然微小,但是坚定,不断往前走,它不可逆。就像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老年化、科技的进步都是微小的趋势。短时间看也许你会失望,但是只要累计出一个时间,你会大惊失色,这就是小趋势的力量。
最可怕的小趋势力量是互联网人口红利结束了。最新公布的数据是这样, 还有一天的时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雅茶产业发展又将迎来另一个崭新的五年。回顾过去的五年,雅茶产业在基地建设、企业发展、品牌提升等方面的成长与收获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面对下一个五年,努力打造“熊猫家源·世界茶源”的城市品牌和“中国茶都”的目标,就是雅茶产业前行的方向。
基地建设助推品质提升
雅安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多雨、多雾的湿润气候,特别适宜茶树生长,是我国传统的茶叶产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到雅安进行实地考察后,在《茶业通史》中记载:“蒙山植茶为我国最早栽茶的文字记要”。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名列四川省前茅。特别在茶树良种选育、茶苗推广、基地建设、加工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从年年初到年年底,我市茶园面积从65.04万亩增加到了万亩,茶叶产量也从5.96万吨增加到了8.5万吨。
茶园面积的增加,是雅茶产业发展进行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的体现之一。推进茶园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管理,更是为茶叶品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了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的生产规模。实现了雅茶产业发展茶园基地生态化、栽培科学化、茶叶良种化的目标,也助推了茶园基地联盟的组建。
今年,我市提出实施资源换证行动,着力推进雅茶产业发展多元化,坚持绿色发展,培育绿色茶园、清洁茶厂、有机茶叶。
通过推进茶园基地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统一农资配送供应、统一防治指导、统一其他生产经营环节的“三统一”制度,推行GAP(良好操作规范)管理,进一步巩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成果,鼓励企业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和GAP认证,让茶园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确保了雅茶优质、高产、高效。
品牌打造拓展市场建设
品牌打造与市场建设总是相辅相成。
年,“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评估为12.72亿元,位列全国第19位;“雅安藏茶”品牌价值评估为4.64亿元,位列全国第66位。
而在今年,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评估为23.68亿元,位列全国第11位;“雅安藏茶”品牌价值评估为12.81亿元,位列全国第47位。
品牌价值的提升,离不开雅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品牌打造的重视。
近年来,我市坚持实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着力打造“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公共品牌。
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共享品牌、共同打造、共有提升”的原则,“走出去”宣传推介,让“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我市还围绕公共品牌与重点企业品牌,加强与国家、省级主流媒体、新媒体的深度合作,实施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品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 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直接带动拓展了雅茶的市场建设。
“立足川藏、辐射全国、走向国际”,尤其是在“互联网+茶”发展模式的推动下,以东北、华北、西北为目标市场,北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为重点的雅茶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带动,雅茶融入国际,走进了国外消费者的视野。
产业进步带动经济发展
五年来,我市通过加强基地建设,整合茶叶资源,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等措施,促进茶产业发展,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名山、雨城茶园为主要基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
换句话说,雅茶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还体现在品种资源、基地建设、加工能力等方面,重点解决了茶农增收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尤其在茶旅融合发展的带动下,茶旅经济持续火热,进一步刺激了茶叶销售、旅游观光接待、餐饮休闲等各行业的发展。
产业进步带动经济发展,数字是最好的证明。年,全市茶叶总产量达到了7万吨,涉茶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如今,“年,全市茶叶产量稳定在8.5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到亿元”的目标也已实现。
面对下一个五年,雅茶产业将继续发挥文化、规模和品牌优势,依托雅安国家茶检中心、蒙顶山茶叶交易所等平台,破解精深加工瓶颈,全面提高雅茶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效益,真正实现茶旅融合新业态,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食品信息网
Teaindustryexperts
茶界人物
林治—用生命侍茶用灵魂释茶的诗人
编者按:林先生不像茶艺大师,也不像茶专家,他乃是一位诗人。他对茶的认识不是理性而冰冷的,他和茶的关系也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侍弄,他是用诗人的情怀读茶、品茶、识茶、侍茶、享茶、咏茶……茶于先生而言,不只是味觉的音乐,更像是穷通行止常相伴的知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人;是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方式……
林治——用生命侍茶用灵魂释茶的诗人
林先生是中国茶艺界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推广中国茶文化,致力于以茶为载体,构建一个健康、诗意、时尚的现代生活新方式。
认识先生,彻底颠覆了我对茶的概念,更颠覆了我对媒体以往所宣传的茶文化的概念。茶,原来可以喝的这么丰富、有情调、高雅、诗意、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茶,原来可以是一种多姿多彩,诗情画意的生活新方式。
他使茶如孩子般顽皮可爱、少女般羞涩怀春、莽汉般粗壮笨拙、少妇般风情万种、长者般淡定安详;他那诗人的情怀让茶成为耳边的浅唱、分别的离殇、少年的窃喜与惆怅……先生仿佛怀揣一颗玲珑少女心,能让一片叶子有这么丰富而微妙传神的表达。遇到先生的人,想不爱茶都难!
先生像极了一杯清茶,那么纯粹,那么清澈,又那么令人难舍与回味……
提起中国茶的未来发展,先生神情严肃,他对我们谈了中国茶业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他认为中国茶文化任重道远,必须从传统的对茶的保守态度中解放出来,用全新的观念去看待茶,根据现代人的需求去做茶。
中国茶后继乏人
谈起茶业现状,先生表情严肃,他表示,如今的茶行业,有一个很尴尬的现象:一方面,我们以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具有五千年茶文化辉煌历史而陶醉;一方面,我们的孩子却变成了“可乐男孩”、“咖啡公主”、“红酒王子”、“星巴克粉丝”。相当多的青少年认为茶是老年人的饮品,是土老帽、落后、粗鄙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他们认为红酒、咖啡才是时尚、品位、精致生活的象征。据调查,大学生首选喝茶的不到10%。面对这些现象和数据,让曾以茶自傲,以茶历史夸口的我们情何以堪?
先生感叹:我国奉茶为国饮,理当雅俗共赏,全民追捧,珍爱有加,视之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饮料。但是,如今却被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少年视为又土气又难喝的东西。面对现实,媒体需要冷静下来,不能再一味歌功颂德,历史和成绩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令先生忧心的是,我们国家的人均茶叶消费量在国际上的排名令人羞涩。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很快,但消费市场却萎靡不振,营销跟不上,大批茶园处于半荒废状态,夏秋茶基本不采。在中国最西部的霍尔果斯边贸市场,俄罗斯红茶、哈萨克斯坦果味茶等销量都很好,却没卖中国茶的,原因是中国茶无人问津。
先生说,我们对茶文化的认识还处在很肤浅的阶段,大多数人不知道茶艺和茶道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把茶艺和茶道混为一谈,常常闹出茶道表演、茶道比赛之类的笑话。艺能表演,道是无形的,怎么表演?
先生解释了二者的区别:茶道和茶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追根溯源去理解。《易经.系辞》中明确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规律。“形而下”是指具体的、物质的、可操作的事物。根据我国传统文化,茶艺属于“形而下”,它是在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以茶为媒介的生活艺术;茶道属于“形而上”,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人文科学。另外,我国传统文化认为“道主心,探讨的是精神。艺主技,修习的是技能。”茶道与茶艺的关系是“以道驭艺,以艺示道,心术并重,体用结合”。
研究茶艺是研究人之美、茶之美、水之美、器之美、境之美、艺之美的六美荟萃,并通过对这六美的感悟和整合,用美来陶冶自己,感动别人。研究茶道是研究茶跟中国主流传统文化的关系,即茶跟儒、道、佛之间的关系,以及茶对人产生的精神影响。茶道和哲学有非常深刻的渊源,所以,中国的茶道也可称为美的哲学。
先生在大学任教期间,曾多次问茶专业的学生,也多次问过茶叶经营者什么是茶,但是没人能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做出现代的回答。优秀者也只是把陆羽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写的《茶经》的开篇首句背了一遍:“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先生认为发展茶经济,复兴茶文化,推动华茶在国际市场重振雄风,对茶的认识还停留在农耕时代是不行的。
中国茶出路何在
为什么茶是中国的国饮,而我们却不知道茶是什么?先生指出原因就在于观念陈旧。先生说,茶文化、茶经济都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茶经济,弘扬茶文化是系统工程,我们的思想若还停留在自然科学层面认识茶,说来说去,茶就是一片树叶,这怎么去发展茶文化,怎么让年轻人爱上茶,更何谈走出国门?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访英,指出:“茶叶原产自中国,但英国人却把下午茶文化发展到了极致”。先生认为这是习总书记对中国茶文化工作者委婉而间接的批评。
先生说英国人对茶性看得准、深、透。他们认为下午茶是健康之液、快乐之杯、人权甜品。健康,抓住了商品竞争的核心卖点,茶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大健康饮料之首;快乐,抓住了人类灵魂深处的追求,茶能使人身心愉悦;人权,赋予了茶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因为英国人把茶性研究的非常透彻,年才批量从中国进口茶的英国,在人均茶叶消费量和茶文化普及度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饮茶历史至少已有0年的中国。
先生认为,中国茶业要发展,首先要彻底改变旧观念,必须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融汇在一起,用全新的、现代人的观念去看茶。喝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当代的中国茶人应当认识到:“茶是一种生活,茶是一种享受、茶是一种境界”。“茶是一种生活”,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个层面,茶仅仅是一种普通的生活资料,万万不可神秘化,必须满足大众生活的基本需求:卫生、好喝、方便、性价比合理。“茶是一种享受”,指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在这个层面,要把茶与各种艺术结合,以茶为媒介构建健康、诗意、精致、时尚的生活新方式,提升生活品质。“茶是一种境界”,指的是以茶修身养性,体道悟道,这是极少数人的精神追求。以上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可悲的是当代有一些专家把并不矛盾的三者对立起来,争论不休,严重影响了茶文化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影响了对茶艺的深入研究,分类创新和推广普及。
咖啡、红酒为何能吸引年轻人?除了口感,真正吸引他们的是那种时尚、小资、精致的生活新观念。茶和咖啡比起来,可以玩更多花样,更精致,更具想象力和情调。茶是绝对能吸引年轻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饮品。但因观念陈旧,没办法把茶更深的价值挖掘出来,所以我们的茶文化才会后继乏人。
林先生提出另外一个观点是,之所以当代中国茶艺无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层次民众的需要,并且未能与国际接轨,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的茶艺理论体系有问题,存在明显的短板。
他说茶艺理论平台必须是精致高雅的清饮、温馨浪漫的调饮、增进健康的药饮三足鼎立。“清饮”即在泡茶时不加其它任何东西,闻的是茶的本香,品的是茶的本味,这是汉族多数茶人的爱好,也是精确了解茶性的方法,今后仍然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调饮”即在喝茶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加糖、加蜜、加花、加奶、加酒、加冰、加果汁....调成各种色香味都极具魅力的饮料。调饮是我国少数民族民众、儿童、青少年和女士的爱好,是国外民众乐于追捧的饮茶时尚,也是我们培育国内外茶叶市场,引导茶叶消费,促进茶叶营销的利器,但是我们却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药饮”是指把茶调配成安全、可口、有保健功效的复方饮料。先生说我国中医、藏医、苗医、维医....都博大精深,医食两用的草药很多,没用来开发药饮实在很可惜。先生年深入采访世界长寿之乡新疆的于田县时,看到那里的许多百岁老人还能下地劳动,老人介绍长寿经验时无不对茶赞不绝口。于田县的常务副县长王林带领先医院,维族医生可以根据年龄、体质、季节、性别等,开发系列功能药饮。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他认为新疆于田县的药饮值得全国各地借鉴。
林先生分析我国茶艺的现状后指出,我国的茶艺片面注重清饮,忽视调饮和药饮,造成茶艺理论平台一条腿长,两条腿短,一条腿粗,两条腿细,这样的状况若不改变是无法指导茶艺健康地全面发展的。
先生还特别强调,除了观念要彻底改变,理论体系要不断完善,培训方法也必须跟上。说起培训方法,先生认为目前许多茶文化工作者对茶艺的理解太肤浅,认为茶艺就是几个帅哥美女穿着漂亮服装夸张地演示泡茶动作。他认为这样的茶艺根本不可能走进千家万户,更不可能成为大众乐于推崇的生活艺术。
先生解释说,中国茶艺培训应当“四轮驱动”,即舞台表演型茶艺、生活待客型茶艺、企业营销型茶艺和修身养性型茶艺协调发展。这四类茶艺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培训要领。舞台表演型茶艺是茶艺师借助舞台美学的各种手段展示泡茶技艺,重在视听效果,意在吸引传媒聚焦,抓住大众眼球,争取社会和政府的 据悉,老川茶保留着众多古老川茶的基因,是川茶品质传承的活化石。随着产量高、抗病强的茶树良种的选育推广,老川茶逐渐被茶农淘汰,种植面积越来越少,迫切需要保护。
当天成立大会上,名山区著名茶人成先勤首先阐述了研究会作为研发、保护老川茶的职能,重申了老川茶的经济价值和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并表示老川茶和良种茶要齐头并进、共谋发展。
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沈前贵希望研究会能秉承宗旨,让老川茶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全省茶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名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西部精准扶贫领导小组顾问陈德全认为,研究会今后既要扎实地开展工作,也要发挥蒙山茶作为茶马古道的优势。既立足本地的自然、文化资源,也要有世界性眼光。
雅安市和名山区科协的代表们说,希望研究会立足自身职能,发挥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诚信经营为准则,引导茶叶消费,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他们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对研究会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
记者了解,上个世纪中叶,名山区响应号召开始大面积种植茶树。最初采取有性繁殖,通过采集本地和外地调集种子,发展茶园面积。这些收集的茶树种子,按照独立分配法则,自由组合成新的合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新的种子,由此形成了现今的老川茶群体种。这些茶树保留着众多古老川茶的基因,是川茶品质传承的活化石,幼苗主根发达,抗逆性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及推广性较强。雅安市老川茶研究会的成立对于保护老川茶,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