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064742.html
?
部分图片略有不适,请选择性观看
近日,杭州出了两起惨烈的交通事故,事故共造成了3人死亡,一人重伤(盆骨以下碎裂,恐将截肢)。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真切地发生在我们面前,“死亡盲点”,这个词再次出现。
这种动图曾经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通常,大型工程车造成的严重伤人车祸中,很多是右转时的内轮差引起的。这个区域是司机视线的盲区,而这个盲区就被称之为“死亡盲区”。
一般小车会产生接近1米的内轮差,大车会产生多达2米的内轮差。
祖孙同骑电瓶车被卷入黄沙车7月13号上午9:30左右,在凤起东路和运河东路的交叉口发生一起严重车祸,当时60多岁的老大妈骑着电动车带着一名12岁左右的男孩,同时被卷入一辆工程车车底!男孩当场死亡,老人家盆骨以下粉碎性骨折,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
老人被压在后轮下
停了几天工黄沙车跑得特别勤出事的那辆工程车上印有“渣土运输”字样的,荷载25吨大型黄沙车,车上满载泥沙。这车是三星路沿线一处工地的,前几天受台风影响,工地的施工一度中断。重新开工之后,这两天工程车就跑得比较勤快。
三星路位于运河的西侧,运河东路位于运河的东侧。工程车要往运河东路去,必须走运河东路的跨河桥。跨河桥北堍下坡路段结束后,再有百余米就是凤起东路与运河东路的交叉口。这个路口下桥方向的机动车信号灯,为左箭头灯与圆饼灯。也就是说,工程车下桥后右拐,是没有红灯控制的。
事故现场太惨了!男孩当场死亡目击者杨先生就住在附近的运新花苑,当时他正在路口洗车,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就知道是大卡车出了事故。朝声音方向一看,小孩子已经奄奄一息,快不行了。
“我还听到有一个女的在撕心裂肺的喊叫,还以为要找司机算账,没想到那个女的也是两只脚都血肉模糊,重伤了。而那个司机下来打电话时候,脸色煞白。”杨先生回忆。
车祸现场,男孩尸体被幕布挡住,血流满地。据路人描述小男孩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瘦瘦的,身高大概只有一米二左右,全身被卡车压得不成样子,太惨了。而男孩身边散落着从电动车上掉下来后被压扁的蔬菜,以及两人当时携带的物品。
从现场情况分析,电动车很可能在直行途中,发现左后方驶来的工程车。然后电动自行车朝右侧弯,进入运河东路的机动车道,试图躲避。但右转的工程车还是撞上了电动自行车。
老人恐将面临截肢昨天中午11点30分,医院了解到的最新情况,60多岁的老大妈身体骨盆以下全部碎裂,仍未脱离生命危险。交警已经在协助办理住院手续。由于未携带身份证件,大妈与小孩的身份信息和家属仍在确认和寻找之中。
目前,交警已经暂停了辖区工地的工程车上路。并进各工地约谈安全负责人。另一方面,目前针对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骑车带人等违法行为的现场查处也已启动。
夫妻俩命丧水泥搅拌车另一起事故是在早上8点20分,发生在临平的迎宾路和望梅路交叉口。
据曹先生说,当时他在望梅路上,装备左转进入迎宾路,而右转车道突然出现一声刺耳的声音,他看到,一辆右转的白色水泥搅拌车将一辆电动车带到了车下。
搅拌车司机下来后很紧张,一直说“我这边车子右转时真是没看见,没看见”。
被卷进车子的是一对夫妇,30岁到40岁之间,两人当场死亡。
开车上路的6大盲区1A柱盲区(多看慢速可避免)对策:现在许多新车都安装有智能安全系统,可以进行盲点警报。只要有车或人驶入前方A柱的盲点,汽车智能系统就会出现警示。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那驾驶者应多留意前方路况,减慢车速,尽量多看,只有彻底看清路况才可前行。
2内轮差盲区(遇大货车最好避开2米外)对策:交警曾对水泥罐装车右侧后视镜上加装摄像头,驾驶室里安装显示器,来避免内轮差惨剧,效果很好。行人过马路时,千万不要靠转弯车太近,遇大型车更应该远离2米以上。特别在绿灯时,不要抢先超过正在转弯的机动车。更不要在红灯时,超越斑马线停留,那样很容易被转弯车辆的内外轮差卷入车轮。
3超车盲区(前车突然慢速多半有险情)对策:老司机经验之谈是“超车头、会车尾”,就是在超越同向行驶的汽车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前部,因为看似慢吞吞行驶的车,其实有可能正在避让行人。而与对面来车会车时则需注意它的尾部,因为那里也可能会突然蹿出横穿马路的行人,此时你如果贸然加速超车很可能发生危险。
4后视镜盲区(不连续变车道,多看后视镜)对策:应该在保持正常行驶时,经常探视反光镜,随时掌握汽车后面的情况。如果后面的汽车忽然消失,就很可能已经进入盲点了,要多加小心。当准备变换车道或转弯时,将头转向将要转弯的方向,确定安全后再变线或转弯行驶。而连续变道非常危险,也是交规不允许的。
5山路盲区(山道多弯,慢速行驶,集中精力)对策:山路行驶一定要多留意路边的提示标牌,通过弯道时最好鸣笛示意。弯道行驶应注意控制车速,尽量靠车道右侧行驶。因为盲区导致你并不知道弯道内对向车道是否有来车,而在转弯处双方都靠近道路中央行驶,极易发生剐蹭事故,因此在拐弯时要格外注意。
6光线盲区(出隧道时不要跟车太近)对策:驾驶员坐在车里视野有限,单凭肉眼通常只能看清前方的情况,与前车的距离太近的话,驾驶员视野就会被前车遮挡,无法清楚观察前方的交通情形。因此,出隧道或开夜车,不要跟车太近。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