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深圳城市要闻1深圳十大专项行动破解发展空间瓶颈
深圳市“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动员会3月17日召开。按照行动计划,深圳市将集中开展违法建筑整治、土地整备、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政府储备土地清理、建设用地清退、城市更新、地籍调查和土地总登记等十大专项行动。到年,全市将盘活释放建设用地不少于50平方公里,减少不少于2亿平方米的违法建筑面积,基本完成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工作。其中,年盘活释放出不少于15平方公里的土地,减少不少于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面积。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本着对深圳未来发展负责的精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加快推进违法建筑整治、土地整备、储备土地清理和城市更新等工作,举全市之力打赢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这场攻坚战,为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实保障。市长许勤与各区区长、管委会主任签订责任书,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洪主持动员会并在会上作专项行动具体部署。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深圳将初建国际化医疗中心近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以解决深圳当前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从增加医疗资源总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提升社康中心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激励引导机制、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优化升级和中医药传承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卫生强市建设的目标、路径和措施。
《意见》提出了“三步走”目标,到年,基层能力显著提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到年,全面建成卫生强市,医疗卫生高地初步形成;到年,国际化医疗中心初步建成,健康深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未医院均衡布局。“十三五”期间,将实施73个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建成启用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中医院光明院区等12医院,其中10家布局在原特区外区域。来源:深圳新闻网
3深圳今年亿建轨道交通,4条地铁延长段三季度开工近日召开的轨道交通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安排会议上披露,年,深圳全力推进轨道工程建设,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中,7、9、11号线共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同时,3号线南延、5号线南延、9号线西延三条延长线正式开工建设;8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三期工程也开工建设,沿线已有海山站、新秀-莲塘口岸区间、莲塘站后折返线竖井等工点进场施工,完成投资万元。
年,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完成投资亿元,3号线东延、4号线北延、6号线南延、9号线南海大道支线计划第三季度开工。来源:深圳商报4深港通争取下半年推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5日在北京表示,深港通”在下半年推出是可行的,证监会将全力以赴,争取年内推出。
“深港通”推出后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提升。“十三五”规划中也专门提到,要规划两地金融合作,加快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按此思路,将推出一系列举措。来源:深圳晚报5深圳第二批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公布,产业类项目占主导3月16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公布了《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二批计划》。本批公告计划共包含城市更新单元12项,涉及用地总面积77.39公顷。其中,“工改工”产业升级类更新单元7项,改造为居住、商业等功能的更新单元5项,产业升级类项目仍占主导。
共有7项城市更新单元涉及“工改工”产业升级。其中,3项位于宝安区、2项位于光明新区、2项位于龙华新区。从产业升级类城市更新单元的拟拆除重建面积上来看,位于宝安区松岗街道的溪头第一、二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拟拆除重建面积最大,为平方米;面积第二的是同样位于宝安区的益成工业园城市更新单元,该项单元拟拆除重建面积为平方米。
统计发现,《计划》中的全部更新单元均位于原特区外,而其中更有5个更新单元包含居住功能,分别是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的洪围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位于宝安区松岗街道的溪头第一、二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位于龙岗区布吉街道的松元头贵坑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位于龙华新区福城办事处的田背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以及位于龙华新区观湖办事处的陈屋村城市更新单元。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批计划透露出了深圳市计划通过项目实施逐步改善原特区外土地利用低效、配套设施不全、城市环境落后的局面,这将为大力推进特区一体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本批产业升级类城市更新单元的计划中不乏一批民生项目。如位于宝安区松岗街道的溪头第一、二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要求拟拆除重建用地范围内应落实kV变电站一处、消防站一处、垃圾处理用地一处及用地面积不小于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和用地面积不小于平方米的文体设施用地;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的南方盈信地块城市更新单元要求,拆除重建用地范围内应落实面积不小于平方米文体设施用地。来源:深圳新闻网6年中国“机遇之城”排行榜深圳跻身前三16日,普华永道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报告显示,广州、深圳与杭州跻身前三。《机遇之城》系列动态报告自年以来共发布3期,每年都对变量进行改进。《机遇之城》从“智力资本和创新”“技术成熟度”“区域重要城市”“健康、安全与治安”“交通和城市规划”等10个维度对24座国内城市进行观察。
在本次调研中,通过对公开权威数据的定量化梳理,广州取代前两年位居榜首的深圳,总积分排名第一,其次为深圳和杭州。普华永道中国公共政策与监管事务主管合伙人吴卫军认为,报告结果表明,城市的综合与均衡发展是打造机遇之城的关键所在。行政级别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市场化因素愈发明显。城市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面临转型,以人为本的理念、科技和创新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来源:深圳都市报7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年3月17日,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国际学术会议于深圳大学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城市规划、水利建设、景观设计、工程、材料研发等行业的近人参加了会议。俞孔坚、车伍以及LisaHair、DanielMedian、JohnLenth等国内外发言嘉宾就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低影响开发在综合洪涝管理中的作用、排水防涝与海绵城市的关系、用于洪涝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生物滞留相关研究等议题进行主旨报告,FrankTian、DavidSample、山冈晓等嘉宾也带来了来自新西兰、美国和日本的城市雨洪管理经验介绍。
17日晚,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经验交流沙龙举行。来自池州、镇江、济南、西咸4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相关市政领导和项目设计实施负责人,连同国内知名雨洪防控与管理专家佘年教授和李俊奇教授齐聚一堂,在每个城市团队介绍自身的海绵城市建设现状的同时,更针对全国上下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