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很多人听说福州有西湖公园,都会嗤之以鼻:哼,人家杭州的西湖才叫西湖,你也敢叫西湖!乃们不知道啊,福州西湖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也看不到竞相啼鸣的柳浪闻莺,但也是很精致的。
而且,说起来也是好多好多故事呢!
晋朝时为灌农田而开挖和天然形成的杭州西湖不同(杭州西湖是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吴山和宝石山山麓冲积形成的),福州西湖是人为挖出来的,而且最早开挖时,是为了种菜!
福州西湖公园建于年,如今已经有年的历史啦。史书记载:
晋太康三年(公元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
这里有两个信息点:一,西湖最早是为了灌溉农田所以开凿的;二,取名叫西湖,是因为在当时的城墙西面。
这严高是何许人?说起来,真的是一个牛人,在当时的福建,屡屡“开挂”,立下许多功绩。
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后,于太康元年(年),在吴所置的建安郡地,增设晋安郡,下辖候官、原丰、晋安、罗江、温麻等5县(其范围相当今福州市、宁德地区、莆田、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域)。
太康三年(年),严高为首任晋安郡太守,有人建议,闽越故城以南小山阜前地势平坦,有发展余地,可以筑城。严高采纳此议,遂动工筑成郡城(位于今福州市区冶山以南、鼓楼口以北),规制较冶城为大,后世称为“子城”。
严高来自北方,带来中原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传播于民众。又在城北建立绍因寺,是为闽中第一个佛寺,佛教文化开始在闽传播。
现在福州市北大路“半野轩”,就是过去的部分寺址
现在的福州西湖内,重建了一个“半野轩”
严高在郡内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利用因筑城取土而被掏深的城郊东北和西北洼地,开凿成东湖和西湖,大各十余里,分别引导东北和西北诸山的溪水,灌溉农田千余顷,这是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
有了这么大的一个蓄水池,农田浇灌确实方便很多。
五代十国时扩大至南湖然后,时间就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年—年)。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连接。
福州的南湖在哪里呢?曾经有媒体报道,当年的南湖,最南端可能在黎明、上海新村附近,不会超过工业路。
旧时福州西湖、南湖、东湖区域示意图(海峡都市报/图)
如今在杨桥中路,还保留着一处“柳桥”的地名,当年的西湖水和南湖水,就在这里相接。
而当年严高在城外凿东、西二湖,东湖和西湖的周长各有二十里,就是10多公里,连起来,可能比现在的西湖还要大。
这么大的一个地方,本来是用来灌溉农田的,紧接着,居然变成了声色犬马的后花园。
变身闽王后花园说到王审知,王审知是福建的“闽王”,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建立者。
王审知,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公元年(乾宁四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公元年(天祐四年),后梁太祖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
王审知(年—年)
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公元年,王审知去世,终年64岁,谥号忠懿王。其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王审知也是点个了大大赞,满满的正能量啊:
审知性俭约,常蹑麻屦,府舍卑陋,未尝营葺。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以安。
可惜生了个负能量的儿子。
王审知至少有11个儿子,和我们看的古装剧一样,他们展开了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夺嫡”大戏。
王审知的大儿子王延翰,据说是王家的颜值担当者。他身材高大,皮肤美白如玉,喜好读书,颇通经史,优点很多,就是有个很大的缺点:好色。
我帅吗?
王审知在世时,因对其管束严厉,尚能协助父亲处理政务。同光三年(年)五月,王审知患病卧床,王审知命王延翰暂时代管军府事务。期间,王延翰作为长子,“力侍汤药,寝食俱忘”。同年十二月十二日,王审知去世,王延翰继位,自称威武留后。
好容易结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上“九五之尊”,当然是要放开嗨一把了。
年,后唐庄宗李存勖遇害,中原地区大乱,王延翰见中原已乱,便取出司马迁的《史记·闽越王无诸传》,传示给将吏们看,说:“闽,自古是王国,我现在不称王,等待何时?”于是,军府将吏们便上书劝王延翰称王。
你们一个个的排队点赞,人家不答应都不行了
大概意思就是:你看,这里本来就是个王国,我现在不称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然后,王延翰称王,国号“闽”,修建宫殿,设置百官,礼仪细节以及礼乐典章制度都效仿天子,赦免境内的罪犯,臣下称他为殿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按照当时闽国发展的势头,经济发展得不错,好好治国,搞不好能成为一代贤王,可惜这王延翰nozuonodie啊!
王延翰立国后,自是骄淫奢侈,跨福州城西西湖筑室十余里,号称“水晶宫”,经常携后妃游宴,终日与妃子在西湖嬉戏。
“大王,来追我呀!”
这“水晶宫”,也就是咱们今天说的福州西湖了。
不过后来,他死了。(废话!)
死的过程比较惨烈。是这样的,话说王延翰这人,当了国王就开始欺负弟弟了:
王延翰轻视欺侮自己的兄弟,继位才一个多月,就让他的弟弟王延钧出任泉州刺史。王延翰选取很多民女来充实他的后宫,无止境地到处选取。王延钧上书极力劝谏,王延翰非常生气,因此兄弟两个人便产生嫌隙。
时任建州刺史的王延禀,本姓周,是王审知的养子,素来与王延翰不和。王延翰给他写信让他帮助选取宫女,王延禀回信很不客气,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更为加深。
低级趣味就算了,还傻啊!怎么会叫弟弟去到处选美女啊,应该派张仪去啊!
“我公元前年就死了,叫我干嘛!”
最近热播的《芈月传》中,芈月她哥楚怀王就是这样一个好色之徒。落破潦倒的谋士张仪写了一份美女赋,楚怀王就给了他一千金,让他周游列国选美女来给他享用,充实后宫。虽然这事儿没成,不过可见楚怀王是有多色啊。
王延翰才继位两年,就嗝屁了,他的两个弟弟来个前呼后应,成功将其拿下:
年,王延禀、王延钧联合袭击福州,抓住王延翰,把他给斩杀了,王延钧于是称王。王延翰死后葬于福州北关外天王寺东,俗称“王墓山”。
在拿下王延翰时,他的弟弟还宣布毒杀王审知的就是王延翰。
这么狗血,果然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永远高于艺术。
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钧继位后,也是很爱享受的人,在福州西湖一带后宫的基础上继续大兴土木,修筑起了“长春宫”,在此建造亭、台、楼、榭、湖中设楼船,与皇后陈金凤终日在西湖边嬉戏。
这么开心的事,为什么要哭呢?
不过这位皇后陈金凤不是等闲之辈,她也是有才华的,曾在西湖作诗一首:
乐游曲
陈金凤
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波澹澹,水溶溶,如隔荷花路不通。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
中心思想就是:陪皇上游西湖,心情好HAPPY~
宋朝时为文人墨客聚集地一直到了宋朝,西湖慢慢褪去皇家后花园的色彩,而逐渐成为了官家园林,只要有钱有地位的人便可以在附近修筑房屋,西湖也成了当时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留下了许多名言佳句。
南宋淳熙年间(-年),福州知府赵汝愚又在湖上建登澜阁等建筑,更富盛景。
宋朝大V辛弃疾曾出任福建提刑官、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他游历西湖,留下名作:
贺新郎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
辛弃疾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成荫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
记得发朋友圈!
三山就是福州的古称。这首诗大概意思就是,福州西湖真美啊。而句首的“翠浪”二字就是现在西湖左海之间翠浪桥名字的来历。其中,“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广为流传,成为名句。
辛大V还有一首《游西湖》:
游西湖
辛弃疾
碧海桑成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自是三山颜色好,更看雨婚烟嫁。料未必,龙眠能画。拟向诗人求幼妇,请诸君,妙手皆谈马。须进酒,为陶写。
回头鸥鹭瓢泉社,莫吟诗,莫抛尊酒,是吾盟也。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但记得,坝陵呵夜。我辈从来文字欢,蝉噪也,绿陵夏。
另外一个官方认证的大V朱熹也曾在西湖讲学,留下诗一首:
游西湖
朱熹
越王城下水溶溶,此乐从今与众同。
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
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
酬唱不夸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任福州军州事兼福建路兵马钤辖,上马管兵下马管民,全力治理福州的弊政,曾为西湖作诗一首:
出利涉门诗
曾巩
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
人在画船犹未睡,满船明月一溪潮。
清朝时顺利“逆袭”后来,清道光八年(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文人雅士相继而至。林则徐与西湖也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大家都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耳熟能详,但很少人知道,林则徐在水利方面颇有建树。
林则徐还曾主持疏浚福州西湖、美化西湖,使福州人受益至今。
西湖是福州的名胜古迹,也是闽都第一水利,既可浇灌农田,又可蓄洪避灾。但西湖原是土堤,随着沿湖的豪强围垦蚕食湖身,西湖越来越小,湖宽从40余里缩减到了7里左右。
眼见西湖日渐淤塞,一片破败,既无水利之用,也无风景可言,林则徐提出了疏浚西湖的倡议。
年,林则徐主持修浚工程,招募民工为西湖挑浚共两万方左右,砌石堤丈长,又在石堤内铺设官道,在堤上种树千株。现今的西湖公园,就是在林则徐修浚的基础上形成的。
书中提及,西湖一景开化禅寺,正是林则徐疏浚西湖的办公处。
20世纪初辟为公园而辟为公园是20世纪初的事了。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辟西湖为公园,当时面积仅3.62公顷,当时由湖头街出入,可供游览的陆地有荷亭、谢坪屿和开化屿3处。
到了年,开化屿南筑长堤接通通湖路,即今天的柳堤,堤长19米,宽8米,并建新大门。西门于是变为后门。“仙桥柳色”这一景也就不存在了。
建国后,通过大门两边的石护栏往园内望,里面是一览无遗的湖光山色——大片的湖水和连绵起伏的山头。大门内树木稀少,没什么游乐设施和建筑,公园显得较荒凉。
建国后的南大门
年,西湖公园管理所成立,之后对公园进行修复、扩建,官家村、荷亭至大梦山等地先后划入西湖公园,并增设动物园,陆地面积扩大5倍。
后来西湖改名为红湖。年末,西湖改为市革委会机关“五七”农场,湖水被抽干,挖河泥开农田。
直到年,才恢复西湖公园名称及管理机构,并全面整修和扩建。年实施整治西湖工程。年开始改造部分老景点,完成湖水截污,与左海连接。公园占地42.51公顷,其中水面30.30公顷。
几经扩大风景越加秀丽解放后的西湖公园几经扩大。集福州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利用自然山水形胜,并以乡土树种配置为主,讲究诗情画意,“小中见大”,使西湖景色愈见秀丽,遐迩闻名。
修复及新增的景点有仙桥柳色、紫薇厅、开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西湖美”、诗廊、水榭亭廊、鉴湖亭、湖天竞渡、湖心春雨、金鳞小苑、古堞斜阳、芳沁园、荷亭、桂斋、浚湖纪念碑、盆景园等。
荷亭:
宛在堂:
桂斋:
西湖共有三座小岛——开化屿、谢坪屿和窑角屿,分别由柳堤桥、飞虹桥、步云桥、北闸桥边接而成。犹如三块翠玉镶嵌在碧水之中。
俯瞰西湖:
柳堤:
环湖木栈道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今年国庆节,西湖和左海的步道贯通,从西湖可通过步道直接步行到左海。
每年还办大型菊花展,丰富市民的生活:
存在年了啊,经历了沧海桑田,真是个有故事的人!同意的按下大拇指!
转自▏福州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