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媒齐聚邵阳醉美崀山景与情旅游扶贫

北京皮炎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611/9052601.html

骆驼峰上好风光,一览群山小。

9月23日至24日,参加“全国媒体精准扶贫(湖南)崀山行”大型采访活动的媒体人,深入5A级旅游景区崀山的辣椒峰、骆驼峰、八角寨等景点,深入感受崀山美景,同时也体验了借助旅游助推扶贫、依托景点带动周边村落建设的扶贫模式。

崀山美惹人醉不思归

“崀山美,惹人醉,不思归!”这是来自河南日报记者张莉娜对崀山的评价。

在秋高气爽的崀山景区,名编名记们一路游览了惟妙惟肖的辣椒峰、骆驼峰,领略八角寨的“鲸鱼闹海”,漂流两岸风光秀美的夫夷江,体验当地独特民俗风情的瑶王宴篝火晚会……

《江南都市报》副总编辑朱晓晖:峎山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少女。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称号的丹霞地貌,让人震撼。如群鱼闹海,从山顶往下看,非常壮观。溯溪坐竹筏时,高耸的山石“将军像”,惟妙惟肖。

此次大型采访,让记者感受到峎山5A级景区的高质量硬件,如厕所文化,就在全国景区引领一场“厕所革命”。

新宁崀山鲸鱼闹海。

《春城晚报》副总编辑王晓洁:崀山风景奇、险、美、壮,给人意外的惊喜。虽然走进湖南,但仿似来到桂林,崀山风光不是漓江山水,但胜似漓江。

《福建日报》记者杨毅涵:同为丹霞地貌,相比福建泰宁,崀山更加雄伟奇特,崀山的美景给我不一样的惊喜。

新华网记者张晶:崀山山水得天独厚,风光旖旎。气势恢宏的的八角寨,碧水秀丽的夫夷江让人流连忘返。

拦门酒献给远道而来的客人。

借景区助脱贫笑开颜

游夫夷江,坐竹筏观两岸美景,鲤鱼跃龙门,将军石三面成景各不同,每一处无不成风景。

作为一个地道的新宁人,53岁的李福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崀山边。他告诉记者,之前他以种田为生,13亩地一年收入万元,现在旅游发达,他以竹筏摆渡为生,一年纯收入可达5万元,“曾经我们这里是一个贫困的乡镇,如今大家都脱贫了。”

李福民唱着当地的山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路上,他为记者讲述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阵阵脆朗的笑声洒落在他铜色的脸庞。

夫夷江处处成景,一路山歌荡漾。

自年进行旅游开发以来,特别是年“中国丹霞·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后,该县依托世界遗产资源,把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成功举办崀山旅游节、申遗成功纪念活动、法国蜘蛛人徒手攀登辣椒峰、新疆“达瓦孜”传人挑战高空热气球走钢丝、国际摄影大展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活动,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据统计,今年1-6月,全县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1.2%、12%。

八角寨索道上山,看窗外处处风光。

近年来,新宁县始终坚持“旅游立县”战略不动摇,突出旅游龙头地位,创新“旅游﹢”发展路径,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助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在发展全域旅游助推精准扶贫上,通过土地流转助推脱贫、产业发展助推脱贫、就业助推脱贫、危房改建和风貌改造助推脱贫、生态补偿助推脱贫、助学助推脱贫等6个途径,开创了旅游精准扶贫的“崀山模式”,实现了旅游业与景区及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

当前,崀山模式正在该县进一步推广和发挥作用。年,全县完成GDP84.1亿元,增长10.3%,财政总收入6.9亿元,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增长21.1%;规模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10.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增长12.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亿元和45.1亿元,增长15.97%和21.95%。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推进大会上,崀山旅游区也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单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bbfz/14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