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白癜风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文丨胡晓娟来源丨青年记者
如何认识报业发展的新常态
首先,要认识到新是相对于旧来说的,但提出新并不等于要否定旧,因此,看待报业的新常态要拨开“报纸消亡论”的迷雾,超越新旧媒体的界限。其次,新常态意味着以往的常态发生了变化,意味着要与过去挥别。而新的常态正在发生,并且这种新不是转瞬即逝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长期经历并长久保持下去。再次,新常态发展中,可能会面临很多看似艰难、负面的问题,但阵痛之后,结果亦会有意外之喜。
报业发展的新常态,要求我们用新眼光去审视老问题,积极看待纸媒的转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看似风险重重,但只要报业能够在市场重新洗牌中把握新趋势,探索新途径,仍然可以繁荣。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报道所言:“面对‘新常态’,政策制定者既要有‘新’的思路和观念,来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要有‘平常心’和定力,在长久的考验中不负众望。”
当前报业新常态的表现
年,中国报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学界和业界都在探讨报业的前景,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中国报业以往的常态被打破,呈现出新的特点。
1.报纸优势一再受到挑战
年以来,《新闻晚报》、《竞报》、《天天新报》相继休刊。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报纸消亡论”、“拐点论”等说法不绝于耳。数字化阅读逐渐崛起,并且极有可能成长为未来的主流阅读方式。我国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
此外,面临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可控态势”出现状况,一方面,信息传播效率优势不再,市场份额和经营状况惨淡;另一方面,人才流失,关门倒闭,让报业从业生态进一步恶化,影响力大不如前。而21世纪新闻网新闻敲诈的丑闻以及一些新闻失实现象,尤其是地方小报为发行量而“不择手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雪上加霜,报纸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媒体融合强势来袭,纸媒从固步自封变为拥抱新媒体
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掀起了媒体融合新一轮的热潮。有学者指出,年也将因“媒体融合元年”写入中国新闻发展史。
面对新媒体的强势来袭,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逐渐认识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纸媒纷纷由被动逃避变为主动出击,探索适合互联网的新的表达形式,加速媒体融合进程,融合发展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强。
新闻客户端成为纸媒推动媒体融合的首选。据报道,全国家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中已经有家研发上线了新闻客户端。④艾媒咨询年初发布的《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研究报告》也指出,手机网民移动端资讯获取方式上,手机新闻客户端最受青睐,占比为35.8%。年,以人民日报为核心的媒体“国家队”在媒体融合发展上步伐坚定,带动传统媒体沿着“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方向改革创新。
3.报业主动出击,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
年,虽然中国报业在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步入“慢增长时代”,但报业增长的质量有所提升,基于纸媒品牌的新兴业态板块不断扩展。报纸应对新媒体能力得到提升。报纸利用大数据的资源优势,积极投身数据库建设,逐渐找到互联网和相关产业的结合点。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社区网站19楼、快房网及电台、艺术品等板块实现了亿元级的创收;《南方周末》进军电视,联合四川卫视打造的益智文化节目《我知道》,取得了周六黄金时段全国省级卫视收视率第六的好成绩。
深层次的报业改革推进、转型升级,为报业新一轮繁荣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双管齐下,各报社陆续开通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bbfz/1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