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大纸报纷纷被“奥马巴”击中溺水的事情,我想只一说句,实事证明,文字序顺并不影阅响读,没错。“奥马巴”咋还全国跑其实是这么回事儿,11月30日起,气候变化大会如期在巴黎举行。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和各国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然后奥巴马的“亲戚””奥马巴“就默默地走遍了国...据网友不完全统计,12月1日,“奥马巴”登上了烟台晚报、诸暨日报、银川晚报、东南快报、西安晚报、今日早报、亚太日报、绍兴晚报、青年时报、北海日报、北海晚报、巴渝都市报、国际旅游岛商报等报纸的标题,响彻全国。一家报社走眼还算正常,大江南北这么多编辑集体失明......那肯定是稿源出了问题。因为新华社11月30日19点38分播发的通稿标题将“奥巴马”错写为“奥马巴”,所以一批手快的门户网站被新华社这个“通稿”给坑苦,奥巴马变成了“奥马巴”生生地出现在中国网、中国政府网、财新网等多家央网和门户网站页面,然后被吐槽的一发不可收拾。那么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为什么一向以严肃、严谨为特征的纸质媒体也没有发现标题中如此明显的人名错误?这恐怕不仅仅是用“责任心不够”所能解释的通的了。审校的失误是悲痛的按照报纸的采编流程,在每一个新闻稿见报之前,都会有编辑校对、值班副总编审看、报社专业一校甚至二校等多个审校环节,按理说,一个环节发现不了如此明显的错误,那总有一个关口能发现并弥补这样的错误,但是很遗憾,无论是网媒还是报纸媒体,那么多审校的关口都没能阻止如此明显的错误出现,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一些报社墙上挂着、本上写着的编审校对制度是不是已经成为摆设?据悉,已有几家出错的报纸负责人表示,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分或处罚,并将进一步加强采编纪律管理和采编流程规范,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然而因小见大,单单归咎于审校够吗?读者可懒得管编辑是熬夜了意识模糊,还是失恋了情绪低落。那套“人心思变”、“注意力不集中”的说辞,恐怕只能从同行里争点共鸣,糊弄不了掏钱的读者和广告商。纸媒纸媒,不要这样被指责而没有评论认为,近期纸媒频频出错,这与当前报业所处的大生态环境有一定关系。报纸的频频出错折射出报业转型中媒体人的集体焦虑感。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把生存环境不好当做出错的理由,在其位,尽其职,站好最后一班岗,既然选择了坚守新闻记者这个岗位,那就应该把每一班岗都站好。纸媒现在的生存面临多重挑战,和新媒体相比,纸媒没法拼时效,只能在权威性、深度上下功夫,但是奥巴马与“奥马巴”都傻傻看不清,这“权威性”又从何而来呢?权威,一定是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了准确,再高的平台,读者也不会买账。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文字工作者任何错误都不出,这不现实,也不科学,但是那么多网站和纸媒犯同样明显而低级的错误,也着实让人感到唏嘘感叹了。话说着“复制粘贴”的习惯,是不是该改一改了呢?(自打脸)IAM41,BUTYOUNOT
来源
媒记网
整理|传媒大街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内容:周智琛
左志坚
吴蔚
杨溟
康辉
白岩松传媒人心语
普利策
齐越节
记者节
爱读
爱学
考研
新媒体人才需求
数据新闻专业
数据可视化
大赛作品
坏新闻报道
假新闻解读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吡美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