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点击上方腾讯房产深圳站骂小编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在京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城市蓝皮书)预计,中国城镇化率年将达到70%。
“十三五”中国将全面进入城市型社会我国“亚健康”城市仍占9成以上,高居城市健康发展综合指数前五名的包括深圳、北京、上海、佛山和广州,其中深圳连续两年被评为“最健康城市”。
蓝皮书指出,截止到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8%,预计到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到年将达到70%左右,也就是说,“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全面进入城市型社会。
这也意味着,“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城镇化从以速度为主转向速度、质量并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新的时期,城市经济将占据主导性地位,城镇化将取代工业化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动力。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介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部分城市过度扩张或超载扩张,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供给不足、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或“亚健康”现象依然普遍。蓝皮书对年除拉萨市、三沙市、海东市以外的座地级及以上建制市的健康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全国亚健康城市占九成以上根据评价结果,深圳、北京、上海、佛山、广州、苏州、珠海、无锡、鄂尔多斯、杭州等十座城市居年度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其中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分别为4座、4座和1座。深圳市的健康发展综合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1。
不过,综合排名靠前并不等同于健康发展。根据蓝皮书,全国只有26座相对健康发展的城市,包括深圳、上海、绍兴、佛山、苏州、杭州、泰州、厦门、南京、东营、中山、长沙、无锡、沈阳、镇江、南通、扬州、淄博、烟台、惠州、温州、克拉玛依、福州、威海、湘潭、昆明等城市。而综合排名居前10位的北京和鄂尔多斯则未进入健康城市行列。
与年度相比,年全国城市的健康发展水平有小幅上升,尤其是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方面表现突出,但健康经济指数下降幅度较大,较年下降了15.32%,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总体来看,年无论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是健康城市的数量都有所上升,然而,当前全国个地级市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的不到十分之一,亚健康城市仍占全国城市的九成以上。
潘家华认为,城市发展需解决十大“亚健康”问题,包括发展依然粗放、经济增长较为乏力、基础建设和管理能力相对滞后、“产城分离”、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市发展千城一面以及存在庸政懒政怠政等。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房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