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论文音乐教学论文音乐本科论文

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nk/a_4618895.html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开展古诗新唱自主创编的实践

来源:网络,如有写作问题,请留言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开展古诗新唱、自主创编的实践研究是打破传统“聆听-分句学唱﹣背唱”固定模式。在当前农村学校中,学生的古诗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缺乏古诗文化环境熏陶。学生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只重视升学考试,忽略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农村音乐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学生对古诗音乐课程内容提不起兴趣,亦无法激发学生对古诗音乐的学习热情。

  本课题根据农村小学自身特点,结合学生兴趣,将古诗意境与音乐进行融合和自主创编。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将古诗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入歌曲创编中,展现古诗新韵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文化自信。学生在参与古诗音乐创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古诗音乐的感知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一、巧用诗词新诵,营造古诗氛围

  古诗文化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艺术瑰宝,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音乐的学习兴趣呢?诵读就是展现其魅力的方式之一。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缺少对诗词意境的生动描述,机械式地教学使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渐渐消失。要使古诗诵读展现其感染力,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细致揣摩诗人的心境与语言口吻,运用符合古诗格律的吟诵方式再现古诗意境美。

  (一)诵出古诗韵律

  古诗的诵读既可以按照乐谱旋律呈现的节奏型诵读,也可以根据诗词的语意进行有节律的抒发诗意。按节奏的朗读诗歌其实是在学生感受诗歌内容和节奏划分的同时,帮助学生感知旋律节奏,为古诗教唱环节打下基础。亦可按照诗歌节律的朗读方式增添古诗内容的感染力。教师依据诗歌内容的情感和情节逻辑关系,在诵读过程中对古诗停顿,语速快慢,音量变化,重音的突出等的处理都可以为诵读增添魅力。比如在悲伤的时候读的较为缓慢,在激愤的情节时读的会更加激动,语速相应加快,同时音量上也会提高,从而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音画结合的诵读

  优美起伏的旋律、舒缓或欢快的节奏、强弱分明的乐句,中国五声调式的运用,使得古诗音乐更具有渲染氛围的效果。教师利用古诗音乐的情感烘托,探索符合古诗情境的图片与音频,直观地将古诗内容与情境再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与诗歌内容的情感连接,激发学生对古诗音乐学习的求知欲。这种利用“诗、音、画、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感受出诗意绵绵,意境悠远,诗中画,画中乐的朦胧意境美。

  在诵读方式上的创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古诗音乐的欲望并为接下来深度了解古诗内容与情感教学环节做足了氛围铺垫。

  二、唤起诗曲编创意识,再现古诗韵律

  创编活动是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对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学生整体来说具有一定的思维依赖性,主动性与创新意识不足。在古诗音乐课堂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抓住有利时机,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创编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创编新诗歌

  不同的音乐要素影响着音乐的风格,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探索音乐要素的变化,去展现音乐的多样性。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课本中,陈炳铮谱曲的《春晓》为一段体结构,D大调,速度较慢,音乐描绘了春天雨后鸟语花香的画面,同时整体旋律线向下以及自由延长记号的使用表达作者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其实,短短的乐曲通过改变歌曲的调式为E大调,速度为稍快,将乐曲中整体向下的旋律音高进行适度改编,就会形成一种明快流动、富有朝气且不失童趣的新歌。诗曲创编的方式除了改编音乐要素之外,还可以运用“借曲填词”的方式。具体创编新谱例如下:

  歌谱前半部分运用音乐要素进行改编,乐曲最后一句则是借用了谷建芬老师创造的《春晓》旋律。改编后的新《春晓》不仅没有陈炳铮老师谱曲的赏春惜春的复杂情调,反而增添了一种更加活泼尽情享受春天,歌唱春天的快乐意境。

  (二)探索二声部编创,感受和谐美

  农村学生的音乐素养相对较低,在二声部创作中力求旋律平稳级进为主,从而降低学生演唱的难度。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进行二声部创造的重要条件之一。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声部间和声效果,发挥学生的听觉和感受能力为歌曲配上合适的二声部旋律。在歌曲《忆江南》中,乐曲最后一句歌词“能不忆江南?忆江南”,这里运用歌词重复的创作手法,让诗歌的情感表达更浓烈。在创作上为了突出江南美,表达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与赞美,教师引导学生在乐曲最后一句为歌曲进行一个简单二声部创作,营造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二声部的旋律创作上遵循了和声的对位手法,使得两个声部间音响效果既协调统一又与诗歌主旋律相互呼应。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第一声落在了“sol”音上,第二声部的音乐停留在了“do”音上,让歌曲的和声功能更加稳定同时增添了两个声部的和声效果,使江南的美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給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在歌词创作上,第二声部的一个轻声的“呜”字用来烘托江南美景的情感表达,使得音乐的情感层次性更加丰富。第一声部重复的“忆江南”歌词中,第二声部与第一声部旋律相互呼应以及相同的歌词,进一步强化作者对江南美的赞叹。

  三、利用古诗音乐与情境表演相结合,激发对古诗音乐的热爱

  对于学生来说,在不理解古诗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条、枯燥地背诵或简单学唱,不仅枯燥乏味而且较难记忆。在进行古诗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较有趣的情景创编,深化学生对歌曲内容和音乐的理解。

  (一)结合诗歌描述主体,创编动作演唱

  在歌曲《咏鹅》中抓住大白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与“红掌拨清波”特有形象的描绘,设计出学生优雅地伸起自己的脖子在天空放声歌唱发出“鹅鹅鹅”的叫声并用红色的手掌模仿在水里嬉戏情景,让学生头戴自己手工绘画制作的大白鹅道具,随着音乐进行表演与演唱。有趣地表演加深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动作与音乐旋律节奏相呼应,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古诗音乐的兴趣。

(二)诗歌内容与音乐的情景再创   在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利用情景再现的对话方式与音乐相结合,再现古诗意境。例如,学唱歌曲《游子吟》中,学生看图思考:儿子明天就要远行了,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坐在昏暗小油灯下用爬满老茧的手为儿子焦急地缝制衣服。以下是班级学生创作的情景片段内容:   (儿不经意抬头看见疲惫的老母亲还在一针一线仔细地缝制衣服,看见瘦弱的老母亲眼角皱纹越发清晰,在微弱的油灯下抖动着双手,我不禁流了眼泪……)   娘:儿呀,你怎么哭了?   生:娘,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娘了。您一直陪伴着我,从不抱怨家中苦活累活都是您一個人做。每次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您总是默默鼓励着我。   娘:傻孩子,我是你的娘呀,不说这些。   生:娘,明天是我第三次赴京赶考,您在家照顾好自己。   娘:儿,对不起,是娘没本事,只能让你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去赶考。   (母亲说出“对不起”三个字的时候,我的喉咙里像是什么东西卡住了,什么话也说不不来,眼泪止不住地流……我用颤抖的双手接住母亲缝满爱的衣服。)   生:娘,我一定可以考上秀才的。   娘:母亲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眼角还闪烁着泪珠。   在同学们情景表演的最后,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与表演内容再次产生强烈共鸣。老师播放音乐伴奏,全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可以边唱边结合旋律设计出母亲临行密密缝的动作。在理解和体验歌词内容的基础上的再创作行为,是对作者情感的细细揣摩过程,拉近学生与诗歌间的距离。在学生情感浓烈之时再与古诗音乐演唱相结合,使得情感进一步升华。这种有情感地演唱首先感动学生,再通过声音去感染他人,从而陶冶学生情操。   四、探索伴奏乐器多样性,营造诗歌氛围   为增进农村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简单的乐器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感悟古诗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古诗音乐的兴趣。   (一)巧用“乐器”,调动古诗音乐氛围   这里所说的乐器不仅有身体各部位拍打出的强弱和明亮不同的节奏还包括大家熟知奥尔弗打击乐器。例如在陈炳铮谱曲的诗歌《春晓》中,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下想象与联想积极探索在音乐前奏的地方加入烘托春天景致的音响。音乐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节奏与声音有哪些,尝试在音乐前奏的地方加入不同学生用人声模仿出的小鸟叫声,用沙锤来模仿春雨“沙沙”的声音,用三角铁的声音用模仿泉水叮咚的响声,打造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乐器的运用恰当与否,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乐器的音响色彩。乐器的加入不仅增添了歌曲的趣味性而且更好地烘托出了歌曲的意境。除了在前奏、间奏、尾声中引导学生进行乐器色彩探索,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歌曲中,根据古诗音乐的特点为歌曲旋律进行多形式的节奏创编,增强古诗音乐的感染力。   (二)自制乐器,增添古诗音乐的趣味   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无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乐器的创编机会,这会使得部分学生失去音乐活动创作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声音,探索身边可利用的工具,将"大自然"中的声音搬进音乐课堂,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感。列举几位学生根据自制的小乐器:第一件乐器是一位同学用一个铁制的卡通饼干盒子里面填充了大米,这件“乐器”不仅可以用来模仿沙锤的声音,还可以用来敲击,它的声响色彩非常丰富。第二位同学他探索出玻璃杯中倒入不同的水能够发出不同的音高,演奏出别样的《春晓》。第三位同学就更有意思了,他利用一片树叶,可以吹奏出悦耳的声音,让学生们感受到鸟的叫声。吹奏树叶声的加入使得古诗音乐中多了一份特殊的诗韵。学生别出心裁的乐器创意还有很多,这种创作意识的培养,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发现生活美的能力,启迪学生的心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各种形式伴奏乐器的加入,不仅增添了诗歌音乐创作的乐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联想与想象。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打击乐器的性能,让它更好地与诗歌音乐进行融合,营造诗歌意境。   五、创造古诗新唱新机,增强古诗音乐文化自信   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学生缺乏一定的比赛或表演机会,导致学生的胆子较小,心理素质也相对较差,缺乏自信心。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古诗音乐的创编和表演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古诗音乐的兴趣。通过对一种古诗音乐文化的认可,提高学生自我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创造古诗新唱的时机,让古诗新唱变成一种潮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形式的创编,通过“打擂台”的方式进行PK,最终选出班级优胜的两组参加年级的“古诗新唱”比赛活动。在学校的节日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地上台表演,让古诗音乐唱响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激发学生创编古诗音乐的热情。充分利用区、市级的比赛机会,加强与其他学校音乐社团的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像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一次大型的艺术节比赛活动,在合唱团中将学生自主创编的多声部古诗音乐进行排练演唱,感受合唱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声部协作能力。这种人数多达六十人的合唱团比赛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创编、排练演唱和比赛的全过程中,凝聚了合唱团的士气,增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与创新能力,更好地锻炼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的广播站也可以成为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平台,大课间可以播放一些优秀同学演唱诗歌音乐作品,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古诗音乐素养。当前社会中,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编创或演唱的古诗音乐通过各种多媒体形式在班级兴趣群或其他网络平台分享与学习。   在农村小学古诗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探索古诗音乐教学新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创编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古诗音乐创作,感受古诗新唱的意境美。古诗新唱的自主创编活动需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新唱的热情,增强农村学生对古诗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喜悦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ys/16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