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垃圾处理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生活垃圾困局第一节生活垃圾的构成及特点生活垃圾,人们一般简称为垃圾。
书面解释为: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
在实际回收过程中,生活废弃物根据其经济价值的大小一般分为三类:
一是旧货或二手物资,这是生活废弃物产业链的上游部分。这一类是指使用过的但具备原有使用价值或虽部分失去使用价值,但经过维修可以再使用的物品,主要包括旧家电——旧冰箱、旧彩电、旧电脑等;旧家具——旧办公桌、旧床、旧书柜等;此外还有旧手机、旧轮胎等。
二是废品,在书面中和正规场合中,或者说“学名”为再生资源,这是生活废弃物产业链的中游部分。这一类是指不再具有原来的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式存在,但可以通过不同加工途径而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主要有金属类(包括废铁、废铜、废铝)等;塑料类(包括废矿泉水瓶、废塑料纸)等;纸类(包括废报纸、废书、废纸壳)等;玻璃类(包括啤酒瓶、白酒瓶)等。
三就是我们常说的垃圾,这是生活废弃物产业链的最下游。是在人们眼里没有任何用处的“废物”——主要是从经济价值角度来看的。通俗的说就是不能卖钱的东西。在民间,生活垃圾仅仅指这类物质,本文中所称的生活垃圾也特指这类物质。
之所以要这样来分类,是根据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产生废弃物后,以不同的处理渠道、方式来划分和确定的。
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活废弃物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渠道和方式:旧货进入旧货市场或跳蚤市场,以适当的价格出售;废品由废品回收人员回收,卖到下游商家进行再利用,比如纸类卖到纸厂,进行再生纸生产;塑料类交售到塑料厂,生产颗粒制成塑料制品或重油。剩下的没有经济价值的垃圾(包括有害垃圾等)由政府环卫系统运输及处理,主要是填埋或焚烧。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从事二手交易及废品回收的人员达多万人。
这一点,和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不一样。国外的生活垃圾是指单位或家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二手货、废品、垃圾三种,且需收取垃圾处理费,尤其大件垃圾需预约回收处理。和他们不同,我国的二手货、废品不但不交垃圾处理费而且产生者还可将其变卖。
另外,很多国家没有或很少有废品回收人员,即便有也是严格规范管理,这与我国废旧回收人员混乱无序的“掠夺式回收”不同。
再则,因为经济水平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我国生活垃圾的成分与国外也有比较大的区别,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我国的厨余垃圾约占整个生活垃圾的50—70%。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含水量大,一般含水量60%左右,甚至更高;可回收垃圾如纸类、塑料类约占5%——5%;剩余的其它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5%左右。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越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产生的可回收垃圾越多,厨余垃圾相对较少,其它垃圾则相对稳定。
之所以开篇就把我国居民生活废弃物作一个比较详尽的描述,主要目的是,为探索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提供一个实际的基础性资料。
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点,决定了我国的垃圾处理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处理模式。
第二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世界上其它客观事物一样,垃圾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垃圾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伴生物”,与人类如影随形、“亲密接触”,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最终也会随着人类的消亡而消亡。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垃圾产生。区别在于,在过去的农业经济时代或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产生垃圾比较少,大部分能自我循环:厨余垃圾可以饲养家畜家禽,人畜粪便可以还田,用通俗的话说是“来源于大自然,回归于大自然”。金属、橡胶更是宝贝,塑料制品少之又少。而在现代工业时代因物质生活丰富,且诸如厨余垃圾原本从自然界中产生本该回归自然的循环链条也被断开,故全部作为垃圾填埋或焚烧了。
随着改革开放0多年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达到50.6%,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年末,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52.57%。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两个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城市病”,其一、交通拥堵。其二、垃圾围城。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尽管中国的人均垃圾量远少于美国等国家,但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垃圾总量已超过亿吨,是世界上垃圾产生最多负担最重的国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kg。20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达亿多吨,而且每年以8%~0%的速度增长。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80多万亩,全国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2/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4的城市无地可埋。
第三节生活垃圾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的速度还会进一步上升。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在加快,城市人口会加速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将会越来越多。
如果再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垃圾围城”的困局将会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垃圾这种人们随意丢弃的不起眼的“小东西”,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还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大障碍!
从资源回收利用的角度来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很多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而垃圾里很多可回收、可利用的资源却又花钱进行填埋或焚烧,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据统计,我国每年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达多亿,同时,产生二次污染后,再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治理。
站在国家的高度,目前这种现状都是应该改变而且是必须改变的。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且从战略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bbzz/1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