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铤
早起做核酸时,灰暗的天空,纷纷扬扬落下点点雪粒,队伍里有人惊呼下雪了,大家纷纷拿起手机,对着天空一通猛拍。我抬起胳膊,毛绒绒的衣袖上,很快便落下颗颗雪珠。仔细一看,却并不是六片的雪花,而是颗颗浑圆的迷你小雪球,想起来,这便是读诗时常见到的“霰”。
霰,音xiàn,是指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古诗词中,霰与雪常常一起出现:
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出自《诗经·小雅》)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出自屈原《楚辞》)
夜深烟火灭,霰雪落纷纷。(出自白居易《秦中吟》)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出自宋璟《送苏尚书赴益州》)
逢春多霰雪,生计在牛羊。(出自戴司颜《塞上》)
雪花遣霰作前锋,势破张皇欲暗空。(出自杨万里《霰》)
也常与“霜”一起出现: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
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出自李白《去妇词》)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出自宋之问《经梧州》)
荣落亏盈可奈何,生成未遍霜霰过。(元稹《有酒十章》)
也经常用来形容落花:
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霰。(寒山《诗三百三首》)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似霰。(白居易《花下对酒二首》)
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韦应物《再游西郊渡》)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王维《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积翠暧遥原,杂英纷似霰。(顾况《独游青龙寺》)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掐指一算,下一个节气便是“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虽然大小雪作为节气,都未必能真的下雪,但是,既然已经有了“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的霰,想着真正的初雪,也已经在路上……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期盼。
后记:
在写文的过程中,便已经决定要选用文徵明的《关山积雪图》做配图。关于雪景的名画非常非常多,但这一幅,一来出自我极为喜欢的文徵明,二来它背后的故事颇有深意:某年冬日,他与忘年小友,也是吴门书派的核心人物王宠同游同住,“值雪飞几尺,千峰失翠,万木僵仆,”此情此景,王宠便拿出佳纸求画,文徵明欣然应诺。但,当场没画尽兴,拿回去改改停停,一直到五年后才大功告成。这种对艺术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令人遗憾的是,拿到画的第二年,才名满江南,但“八试不中”的王宠便因病去世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fz/1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