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舌尖上的中国,盘点古诗词中的美味

鲈鱼

鲈鱼味美,古有“莼鲈之思”的典故。《晋书·张翰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吴郡张翰在洛阳做官,秋天时,看到秋风起,想念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当即感叹道:“人生应当纵情开心,何必因为做个官,被困在这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呢?”于是毫不犹豫辞官回家,吃他的莼菜鲈鱼去了。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范仲淹《江上渔者》

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

——苏轼《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

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白居易《偶吟》

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

——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

豆腐

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经过不断的改造,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被称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即使在蔬菜生产淡季,可以调剂菜肴品种。豆腐味美而养生因此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而诗人们对豆腐也是偏爱有加。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苏东坡《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

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

——元·郑允端《豆腐》

《咏豆腐诗》

明·苏平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

旋转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

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

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

——清·冯家吉《麻婆豆腐》

仿绍不真真绍有,芙蓉豆腐是名汤。

——清·杨燮《豆腐诗》

竹笋

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初上市时物稀价贵,苏轼,不仅仅是位伟大的诗人,还是天生的美食家。这道菜爽脆鲜美,还开胃。菜肴的颜色须纯正、新鲜、好看、搭配协调,符合人们的饮食要求和普遍的欣赏习惯。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笋生初入馔,荠老尚登盘

——宋·陆游《蔬饭》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郑板桥《笋竹》

螃蟹

我国吃螃蟹由来以久,而且花样繁多。明朝时发明了“蟹八件”,它们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用“蟹八件”吃螃蟹,显得斯文风雅许多。

不负初寒蟹螫手,床头小瓮拨新醅。

——宋·陆游《视东皋归小酌》

高飞鸿鹄远,左手蟹螯持。

——宋·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何时来煮饼,蟹眼试官茶。

——宋·黄庭坚《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

尤思盐白蟹,满壳红初吐。

——宋·张九成《子集弟寄江蟹》

无数诗人墨客开心时,喝酒;难过时,喝酒;聚会时,喝酒;一个人时,也喝酒……酒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样。试想一下,如果“诗仙”李白不喝酒,那会给诗坛留下多少遗憾呢?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春韭

韭菜也是诗人们的心头好。春天来的时候,韭菜长出来了,诗人采摘品食,还要写诗。真真把饮食吃出了文雅。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案鲑三九漫青韭,斗酒十千无白醪。

——宋·岳珂《谢赵季茂海错二律》

不种东陵瓜,不利千畦韭。

——宋·梅尧臣《和韩五持国乞分道损山药之什》

炊粱留客款,剪韭荐时新。

——宋·刘允成《夜雨剪春韭》

荠菜

我国早有吃野菜的记录,在《诗经》中,记录了许多野菜。其中荠菜是较常见的一种野菜。荠菜萌于严冬,茂于早春,是春天的使者,也是人们舌尖上的野味。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咏荠诗篇。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诗经·谷风》

无奈国风怨,荠荼论苦甘。

王孙旧肥羜,汤饼亦多惭。

——晁说之《谢蕴文荠菜馄饨》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辛弃疾《鹧鸪天·春入平原荠菜花》

荠菜挑供饼,槐芽采作葅。

朝晡两摩腹,未可笑幽居。

——陆游《幽居》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苏轼《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猪肉

说起吃肉,不能不提苏东坡,苏东坡爱吃,会吃,他发明了东坡肉,他写了一首《猪肉颂》,堪称猪肉的“绝句”。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猪肉颂》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宋·杨万里《春晴怀故园海棠》

肉红圆样浅心黄。

——宋·欧阳修《少年游·肉红圆样浅心黄》

由来食肉士,久亦忘腥膻。

——宋·晁说之《无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fz/15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