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报业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报业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主要以全国各地77家报社和45家报业集团为研究案例,具体包括39家党报、29家都市报和晚报,以及9家行业报,分别占比50.6%、37.7%和11.7%(见图1)。45家报业集团主要涵盖省市两级,包括16家省级党报报业集团和29家地市级党报报业集团,分别占比35.5%和64.5%。该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年首届中国报业新媒体发展大会和年第二届新媒体大会的会议材料、有关报社负责人的调研报告,以及相关调研和公开资料。

报业融合转型的基本理念

报社。一是党报融合转型的首要目的在于巩固宣传阵地、强化舆论引导。党报的融合转型是“主动探索+政策推动”内外合力的结果。在这次研究的39家党报其话语体系中,以“宣传话语”为主。其中,有18家党报明确提出以“巩固宣传阵地,强化舆论引导”为融合转型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占比46.2%;8家党报更加侧重“商业话语”,即当前主要以追求市场效益为紧迫任务,占20.5%;另有13家党报“宣传话语”和“商业话语”兼具,占比33.3%(见图2)。

二是都市报和晚报加快布局移动互联网,以增加新媒体的业务收入。相比党报,都市报和晚报的融合转型起步较早,其动因更多来自于市场压力,现今,都市报和晚报已进入加快布局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渠道的阶段,主要手段是开设“两微一端”。另外,多数都市报和晚报都进行了行业拓展和业务延伸,逐步从报业经营转向多元文化产业。在融合转型过程中,都市报和晚报积极通过新媒体增加业务收入。

三是行业报注重延续既往优势,更加突出信息供应和行业服务。总体上看,行业报的融合转型步伐相对较缓,这是由于行业报整体受到互联网和市场的冲击较小,发行量和广告收益相对稳定,市场化竞争程度不那么激烈。所以,行业报的发展理念没有根本性变化,“行业信息供应商”的定位得以延续。

报业集团。一是“宣传话语”与“商业话语”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这次分析的45家报业集团中,有36家侧重“商业话语”,占比80%;有9家偏向“宣传话语”型话语取向。从中可以看出,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大部分报业集团进行融合转型的具体目标都比较务实,偏向追求市场效益。这与各报业集团旗下的公司和市场取向的报纸有关,他们面临市场压力,急需转型,主要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化治理。这说明,报业集团在坚持做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探索新型盈利模式和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是初步转型以“两微一端”建设为主,整体转型注重多元产业延伸。在这次分析的样本中,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大型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具有整体性、多元化特点,逐步从精耕报业转向布局多元文化产业,通过行业延伸进行多元创收,占比15.6%;31家报业集团通过成立新媒体部或全媒体协调中心进行局部转型,占比68.9%,他们积极评估新媒体产品价值,实现新型营收;有7家报业集团融合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完成了“两微一端”的布局和产品建设,占比15.6%。

由表1可见,实施整体转型的报业集团以省级报业集团为主,比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利用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优势,通过资本手段并购边锋游戏等新媒体重大项目,快速抢占互联网阵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年先后启动南方网与《南方日报》深度融合、南方舆情、艺术园区三大重点项目,艺术园区立足集团文化传播优势,通过艺术园区、艺术杂志和艺术电商三位一体,探索“互联网+艺术”“媒体+艺术”的路径,打造新型文化业态。

广州、深圳作为改革发展走在前沿、经济实力强劲的南方城市,其市级主流报业集团与省级报业集团长期保持激烈竞争格局,也实现了从传统平面媒体经营业务向综合性全媒体经营业务的跨越。比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借力上市公司粤传媒的资本平台,通过收购、入股、自建等方式进军移动互联网广告、数字营销、在线互动娱乐、电商等领域,打造媒体融合生态圈。

相较大多数采取成立新媒体部门或公司、实施整体转型的报业集团,7家处于起步阶段的报业集团主要是二三线城市的地市级报业集团,他们在转型发展道路上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集团自身规模的限制。不过,他们在融合创新发展思路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了“两微一端”的布局和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下属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nr/11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