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忆江南,总有些地方让你难于忘怀

忆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①〔忆江南〕词牌名。这儿所说的江南是指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一带。

②〔谙ān〕非常熟悉。诗人年轻的时候曾多次游历整个江南地区。

③〔红胜火〕色彩鲜红胜于燃烧着的火焰。

④〔绿如蓝〕绿莹莹的比蓝都要绿。

江南地区的景色如此美好,景色久已非常熟悉。春天来临时,太阳从水面冉冉升起,把岸边的花草染得比红火,绿油油的江水绿莹莹胜于蓝花草。怎么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地区呢?

这首词是小学课本教材首次出现“词”这类的文学形式,词与诗有个显著差别,便是词每句话字数并不一定一致。词是我国古代一种词句长短不一的文学形式,又叫“长短句”,原本是为了搭配乐谱一起演唱的。

白居易在青年时期,曾游历整个江南地区,并居住在苏杭地区一段时间。四十岁时候,又在杭州出任刺史近两年,后又调任苏州,任苏州刺史整年有余,因此对江南一带不仅熟悉并且感情深厚,江南的景色,事,人都留下他很深的印像。

他晚年居住在洛阳。65岁时,写出了这《忆江南》三首词。由此可见多年以后,江南地区的美景仍在他内心活灵活现。这三首词彼此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对应勾勒江南地区的景色美、风土美及其女性之美,文化艺术概述能力强,诗意奇特。

白居易(年﹣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籍贯太原,到其曾祖父时移居下邽,出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一起提倡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合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内容丰富,语言表达平实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年,白居易在洛阳去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文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nr/17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