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或质朴棉麻,或真丝香云,或华贵锦缎,各有各的韵味,包裹着高贵、端庄、脱俗的灵魂。在周立言看来,旗袍不是演出时的一种道具,不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式性感,而是与生活丝丝相扣的必需品,且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惊艳。
对周立言来说,设计旗袍是十分享受的过程,因着季节、情绪的变化,设计出带有独特元素的旗袍,再寻一处最佳归属,是一个幸福的节点。有着这份心思,所以她的旗袍有“波上寒烟翠”“桃花扇底风”这样诗意唯美的名称。
周立言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因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进修了昆曲及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研究硕士。和旗袍、昆曲、古筝相伴十几年,当被问及为何专注旗袍时,她一言以蔽之:“美”。如同将盘扣一粒粒扣起的模样,安静而略带风情,周立言青睐这种认真生活的姿态。
说起周立言的才貌双全,有很多众所周知的标签:苏大才女,古筝十级,“寻找中国美”冠军,首届扬州美女大赛十佳美女之一,年米兰世博会特邀苏绣旗袍设计师,年中华小姐欧洲总决赛旗袍设计师……她的美与才华,内化为闺秀般的温婉气质,一如她钟爱的旗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书香门第闺中秀
周立言生长在一个教师世家,家族三代出过十几位教师,父母也都从事教育行业,外公还曾是一家小学的创始人。周立言小时候的娱乐项目,就是去河边摘芦苇编东西、扎风筝、认植物、背诗词。
当时家里的条件并不好,没有本子,父亲就把挂历纸裁成一小块一小块,抄上诗词,每天陪她背一段。
小时候未必懂得每句诗的意义,比如《春江花月夜》,一年级的周立言,在父亲的陪伴下,每天都会背诵几句,而自己真正理解“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已是多年后了。经历了成长,看到相似场景和身边的人,一些记忆中的诗句就会自动跳出来。
在东方卫视《诗词中华》栏目中,周立言和妹妹俞文洁,穿着一身充满江南风韵的旗袍亮相,用庞大的诗词知识储备征服了评委和观众。
很多人问周立言,你怎么能背那么多诗词?周立言觉得这是“童子功”,她说:“就好像武侠小说中的真气一样,刚开始不知道这个真气有什么用,但忽然有一天你就能融会贯通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生拉硬拽着去上兴趣班,周立言学习古筝是自己的选择,因为爱诗词,所以希望自己能更贴合古人的生活方式,虽然学琴很辛苦,但确实让她感到宁静和快乐。
有才艺的小女孩免不了要盛装参加各种演出,周立言第一次和旗袍相遇就爱上了它。她特别喜欢民国时期那些学贯中西的大家闺秀,旗袍仿佛是自己和她们的精神纽带。
18岁成人礼的时候,母亲送给她的礼物就是一件鹅黄色有小梅花的旗袍,她珍爱地为它命名“衣上落梅”。
昆曲及中国古典戏曲专业硕士毕业后,遵循祖辈的路,周立言进入苏州评弹学校成了一名大学老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工作安逸且顺遂,但她始终觉得心里有一个梦还没实现,这是有关服装、音乐、文学和古典美学的梦,她急需一个把这些元素链接起来的载体,于是旗袍成了她梦想的出口。
周立言喜欢旗袍,她学生时代就成立了个社团,叫“姑苏旗袍美人会”,大家穿着旗袍唱昆曲,一片风流雅韵。她还在网上写了有关旗袍文化的专栏,从她喜欢的民国传奇女子入手,拜访名师、查询资料,慢慢地对旗袍的历史、形制、工艺等如数家珍。
周立言正式成为一名手艺人,是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每个周末,她都会从苏州坐车去上海,跟着上海最好的老裁缝学习盘扣制作。盘扣作为旗袍上的重要部件,代表着制作者的高级审美。
中国君子文化讲究“通身无硬物”,所有服饰部件都要求是软的,包括扣子也是布做的。
盘扣制作并不简单,需要把布条用铜丝凹成想要的形状,再进行熨烫,才能得到理想的软硬和细致度。做一枚小小的扣子,周立言需要一天的时间,这是一种手工艺的极致体验,也让她对旗袍制作的理解更深刻。
古代女性爱美,一年四季头戴不同花卉,所以就有了簪花文化。这种文化也延续到服饰上,比如花卉刺绣,或者把喜欢的纹饰花朵做成盘扣。
传统的盘扣样式有琵琶扣、葫芦扣、凤凰扣等等,年轻人觉得略显土气,周立言就花心思把现代的设计思维融入传统手艺,把盘扣做成书法字体、江南的小桥流水、花卉蝴蝶,甚至是圣诞老人,让人赞叹原来传统手艺还能这样发散。
一入旗袍情似海
年,周立言刚刚研究生毕业。去美国游学时出席了一个正式的派对,大家都穿着晚礼服盛装出席,而周立言穿了一件三道包边,全盘扣到底的手工旗袍,领间的海棠花,也是手工制作,一出现便惊艳了全场。在场的很多外国朋友一直认为旗袍就是舞台装,居然有人在派对上也可以穿得这么自如,流畅。
这个细节让立言触动很大。实际上在旗袍的发展史里,一直就是日常着装。那些手工制成的精致优雅的旗袍,展现的不仅是女性的柔美,更是穿着旗袍的女子的蕙质兰心。
可惜,旗袍在人们生活里淡了多年,使得如今再穿旗袍,反倒成了正式的装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旗袍本是中国女性的必备服饰,应该让精致的旗袍重新回到中国女性的生活里。”立言这样想。
年5月,周立言的工作室“荷言旗袍文化会馆”在平江路思婆桥畔静静开馆了。会馆不仅展示一件件精致的旗袍,立言更是在馆内集合了七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全手工制作旗袍。在快节奏的今天,坚持全手工制作旗袍,周立言称这是“中国式的奢侈”。
立言的旗袍,不像京派旗袍的雍容,也不似海派旗袍的妩媚,而是有着江南的灵动清秀,细节之间透着淡雅温婉的闺秀气质,越看越有韵味。
她从不拘泥于传统,积极学习西式服装的立体剪裁,从东方的丝绸到西方的蕾丝,从最传统的古董旗袍到优雅美丽的现代旗袍,立言的旗袍总能给人惊喜。
在她看来,只要是能把旗袍做得更精致、更美的新事物,都可以糅合进传统的旗袍缝制手艺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7月22日,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竹·尚”主题旗袍秀,最后模特亮相所穿的20件苏绣旗袍——“姹紫嫣红”系列旗袍,就是来自立言的设计。
她以苏绣和中国红为主要元素,大胆采用西式剪裁与中式旗袍缝制相结合的手艺,和团队在10天时间里,全手工缝制这20件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旗袍,在米兰世博会上赢得世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yx/1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