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59.html
作者:刘晓博
3月22日,星期二。在经历了星期一的大涨之后,深沪股市今天进入调整状态。上证指数也收于点下方。
三个大消息对今天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股市,将构成重要影响。但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即便是对“其一”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消息一:央行辟谣
昨天(3月21日)晚上8点多,央行通过其官微“央行微博”发布了如下信息:
对于这次辟谣,很多人都理解为利空消息。事实上,今天市场的调整也多少与此有关。我的看法是,这非但不是利空,还是利好。
为了让大家准确理解周小川行长的意思,我们不妨再看看他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关于储蓄和股本融资的表述:
借贷比例高就容易产生一些宏观上的风险,这一点我们也是和国际上的很多朋友们一样都给予高度重视。怎么解决呢?也有多种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快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股本融资能够使得更多国民储蓄里更大一点的比例能够进入股本融资,降低了债务占GDP的比重,也降低了债务股本的比例。
的确,跟G20峰会上发言一样,周行长一直小心地使用“股本融资”的概念,而不是“股权融资”,更没有说鼓励储蓄入市。
什么是股本融资?这包括:1,非上市股权的融资;2,上市股权的融资。也就是说,周行长说的鼓励储蓄去两个地方,一个是非上市股权,一个是上市股权。
如果你是“天天说钱”的老读者,就会知道我前年率先提出的“印股票时代”的概念。如果你把储蓄拿出来创业,或者参与了一个朋友的创业,成为早期投资人,这就是投资非上市股权,相当于参与了“印股票”。如果将来公司上市,你的投资将赚上数十倍乃至上千倍。
但如果你到二级市场里买股票,你就不是一个“印股票的人”,而是一个“买股票的人”。中国的真正富豪都是“印股票的人”,穷人多是“买股票的人”。中国正在进入“印股票的时代”。
但问题是,创业企业成功率是非常低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如此。也就是说,普通人参与企业早期股权投资基本上是“九死一生”,这相当于让散户当风投。所以,普通人理财出路除了到中心城市买房子,仍然是炒炒股票,或者买基金、债券、银行理财产品之类。
因此,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增加股权融资,只能通过建设一个公平、公证的证券市场来解决,最终大部分流向股市。但作为一行三会的领导,他们都不能直接说鼓励大家买股票,这是行规。如果说了,就错了。为什么刘士余和周小川最近都为此辟过谣,就是这个道理。
消息二:注册制有新消息!
3月22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一个金融产品,完全可以推出,时机已经成熟。
此外,对于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bbfz/1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