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丹州文苑
丹州诗社
第七期
推荐欣赏:柳缨读赵玉霞的诗
目录
飘落沉浮的文字文/白雨迎
物我两相忘文/赵玉霞
秋雨文/付延峰
中秋?思乡文/范金荣
秋思文/幼林
蜕变文/王世华
抽烟的女人文/马三小
印象群友文/王爱云
追梦路上的忧伤
——解读寒山耕夫的一首诗文/秋水伊人
为了那份执着
——写在《丹州诗社》活动感言文/贺建平
丹州诗社供稿本期责编:吴娟
刘艳丽
飘落沉浮的文字
文/白雨迎
家道中落,自己也是病残身躯,彻底丧失了劳动力,历经阴郁无奈和迷茫后,与生俱来好动让我无法抗拒,不甘落寞中,竟然突发奇想,提笔用典型的孩儿体歪歪扭扭字,向《家庭》杂志进军,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逆境中的吐诉减压吧。
笔峰的稚嫩和杂志的高门槛形成了反比,屡次碰壁,倔强的个性让我在失败中收获着挑战的兴奋。终于,多次寄稿如泥牛入海后有了回音,刊物上有了巴掌大的一块属于自己,还有少的可怜的些许稿费。初次的成功让我懂得了把脉,家庭警示,家庭励志……可以做主力军,同时收到了编辑签名的杂志一份,是邓宝军主编对我一个彻头彻尾的草根鼓励,几多欣慰几多感激……心情无法言语。
生活艰辛无比,人生低谷中不能后退,文字仍在笔下继续,首次的诗歌体验,《静夜里的红烛泪》,居然以三等奖的身份让我惊异,同时面对的却是交易,放弃了奖金,拿了证书获得了通讯员证书,广西同龄鸟杂志社。继而一书之欲增强,用买衣服的钱添了稿纸和笔,开始了长篇的进军路。白天拖着病残之躯,躺在村外的沟坢草丛里,静静的任思绪漫天飞,甚至忘形的会小睡一会。晚上伏案疾笔,待到曙光初露,便可完成八千字的写作,很快,留下大致的底稿,一部三万字的长篇《山魂》原稿载着满满的希望寄出,接下来等待的日子里,我也没有闲着,乘兴而作,为《山魂》续写姊妹《生命不败》,艰辛过后就是收获,又三万字顺利杀青成稿,结果……等待之路漫长,已经不知道等了多久,有些失落中突然收到一封信,没有地址和署名的信,打开后里面没有片言只语,只有五百块现金,最终从邮戳上辩出它的出处正是我投稿的所在地区,一切无能为力,无法查找无法咨询……迷茫更伤心……!
是文字出卖了灵魂还是灵魂侮辱了文字?压不住心中的悲愤,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稿底,从此不再用文字磨叽。《生命不败》在火中化成了灰烬,文字的尘封让我不再动笔。
随着日子日复一日的远去,偶尔会有对文字的回忆在心底泛起涟漪,却无法再次提笔,日间生疏和文字拉开了距离,社会的发展飞跃让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新生活最为得意的通讯工具竟然随时可以装在口袋里,不出门的社交和各种查询那么容易。
一日在朋友推荐下加入本地
秋赋
文/白雨迎
日昼仍若炉,午后炎依旧,
但见天空旷,夜珠微生凉。
花亦日渐瘦,枝头一叶黄,
绿翠显沧桑,暗来硕果香。
且把酒欢唱,穿梭田间忙,
夜来闲踏露,抬头圆月亮。
暗惊时令逝,中秋月当阳,
急把杯来贺,醉归团圆乡。
节
文/白雨迎
最蹩脚的画家,
在最大的画板上,
痴痴耕耘。
硬是把一张弓,
描成了小船,
也许是他喜欢丰满吧,
最终小船也让他丰满成一下圆,
然后……
思考中重新删减,
最后又回到了原点。
尽管没有人点赞,
创作依旧在循环中往返,
直到有一天,
小船又丰满成圆,
而画板更旷更远……
领悟的人们再也不能视而不见,
回家,
抱成一团
作者简介:白雨迎,陕西延安宜川县人,农民,闲暇时好涂鸦!
物我两相忘
文/赵玉霞
正午的阳光从树的枝丫间透进来
慵懒地漫过寂静的树林
此刻大约是一天最静谧的时候
喜欢这样寂静的时光
日子漫不经心
时光慢悠悠的
光阴在草木渐渐枯黄中走向了秋
喜欢寂静
和爱人在大山的树林里
躺在吊床上
闭着眼
什么也不想
也无需言语
在这里寻求灵魂的安放
时光的指针嘀嗒嘀嗒的响起
秋风咋起
偶有一片落叶飘零
轻轻浮在了脸上
生命已走过了一季的繁华
独喜这一处安静的繁华和这丰富的安静
静心又闲适
只想让日子静下来
时光慢下来
和爱人一起待到地老天荒
厌倦了人流拥堵车拥堵的日子
厌倦了都市的尔虞我诈
逃离了带着面具生活的人群
在树林里一起听秋虫鸣唱
听鸟儿叽叽喳喳地说唱
听秋风轻拂树叶发出的沙沙声
似梵音般悦耳
让人忘却了忧烦
暖意自心间弥漫开来
摘一枚秋叶和秋果
携一缕秋风和秋阳
在这薄凉的尘世里
惟愿深情地爱着
你我不相厌
物我两相忘
心的幽梦
文/赵玉霞
时光越来越老
心儿却越来越年轻
像孩童
好奇地打量着世界
生活仍旧很美好
风轻云淡
鸟语花香
闲暇的时候
眼睛不知疲倦
看天空中游动的云朵
看草丛中闪耀的水珠
看花朵绽放时的模样
看河水里嬉戏的鱼儿
总也不嫌累
它们一次又一次
舒展了我额头上的皱纹
让我嘴角上扬
十五月圆夜
倚着窗儿
望着天空
银河美丽璀璨
繁星点点
明月依旧
人依旧
年年岁岁
岁岁年年
景不同
叹嫦娥已老
相思不再
深夜
万籁寂静
与灵魂对话
话唠一样
星星月亮
山村小河
树木花草
装饰了我的梦境
它长长又长长
怎么也走不出心的幽梦
长长又长长
作者简介:赵玉霞,延安市作协会员。闲时,喜欢阅读写字,爱好旅游,崇尚真诚,向往自由,热爱大自然。常年坚持写作,部分散文、诗歌、小说,散见于《三秦都市报》《延安日报》《女友》《陕西烟草》《延安文学》《衢州文学》《延安文化》《飞瀑》《社区文化》等。
秋雨
文/付延峰
一些事物
就像眼前的黑木耳一样
被这连绵的秋雨浸泡
然后才舒展的打开
顺着一根木头指的方向
望穿秋水
天空以外是灰色的云
云的背后
有很多心思像雨滴一样
被冷言冷雨的风赶了出来
躲在幕后
女人的身影模糊不清
她想方设法
将坠落的花瓣重新贴到面颊上
尽管一再喃喃
爱情般的青草
还是在镜子里耷拉下了脑袋
缠绵坠落
只是在路边捡的一把湿淋淋的黑木耳
说是坠落
也是新生吧
中秋?思乡
文/范金荣
月至佳期分外圆,潇潇疏影印楼栏。
罗衾不耐五更寒,一夜乡心梦不还。
中秋?夜思
文/范金荣
桂花枝上月色白,相思无度情满怀。
三更烛尽空垂泪,旧梦沉沉隔窗来。
中秋节?感怀
文/范金荣
冷露无声月尽明,秋风深处望孤亭。
满园香消空对影,与君何处话离情?
作者简介:范金荣,男,陕西宜川人。生于年2月,年6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供职于宜川县英旺中心卫生院。平时喜爱文学诗词,部分作品散见于《衮雪》杂志。与诗同行,收获快乐!
秋思
文/幼林
秋姑娘迈着
轻盈的步子
姗姗而来
秋高气爽
云淡风轻
田野里
一片金黄
瓜果飘香
沁人心脾
农人的脸上
荡漾着笑意
心中的喜悦
难以自禁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满满的期盼
金色的收获
一切都
醉在金秋
秋雨
文/幼林
迟来的秋雨
带走盛夏的炙热
沐浴久违的树木
滋润干涸的土地
一丝凉风吹起
吹动天边飘过的云
吹动红尘漂泊的心
吹走我痴心不改的傻
一生何求
谁也无定论
中秋随笔
文/幼林
岁月如梭
不经意间
时光从指尖划过
秋高气爽
花好月圆
我仿佛再次看到了
母亲期盼的眼神
高悬的明月
照亮母亲的丝丝银发
远处传来阵阵童谣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呀
献给爷爷一片情呀……
蓦然回首
方知年过中秋
回家看看
圆圆的月饼
万家团聚
山的那边
又见炊烟升起
中秋情思
文/幼林
高悬的明月
香甜的月饼
伴随着阵阵秋风
把我带回久违的故乡
父亲期盼的眼神
母亲暖人的话语
犹如古井的清泉
沁人心脾
醉人肺腑
又逢佳节
漂泊的人
让思念随风
故乡的山山水水
一草一木
都在梦境中
点点滴滴在心头
贺永虎,男,74年出生,网名幼林,宜川县壶口镇月家村人,农民,爱好写作,娱乐,作品散见于《作家与读者》,散文诗集《花之语》,《延安日报》等刊物。闲暇之时,道出心语。
蜕变
文/王世华
春的气息
被风吹散了
散落成夏夜的霓虹
海也枯了
石也烂了
玫瑰闪着华贵
给浪漫涂上金色
徐志摩的情诗
在发黄的纸笺里
挣扎的成行
遗失的风华雪月
像落叶的叹息
找不到归宿白蛇娘子
在雷峰塔下
悔不当初
化蝶的故事
变成遥远的传说
据说祝英台
嫁给了年迈富豪
作者简介:王世华,宜川人,教育工作者,爱好诗歌,闲暇喜欢涂画。
抽烟的女人
文/马三小
薄雾中的太阳落入西山
孤独的夜里有人寻欢有人浪漫
抽烟的女人
静坐于广场烤吧的边缘
寂寞的味道弥漫整个房间
红色的酒没让性感的嘴唇舒展
在这北方的夜
梦入烟色江南
一桌一桌的旧人走了
又有新人
抽烟的女人却将忧愁消遣
烟酒交叉处许下心愿
一夜风雨后
半河残花一盅望穿远
秋水里的故事
被痴痴的放荡了好多的烟圈
塔上女人
文/马三小
九月未老的孤寂
在忙碌中淡化
和无数人一样
爬上这座新修的古塔
我站在塔的最低端
仰望塔尖
塔尖美丽妇人
弛目骋怀
把栏杆拍遍
却不向下扫我一眼
一阵清风徐来
掀起白色的裙摆
似曾相识的过往
勾起曾经的忧伤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卑微
已描勒不出她性感的轮廓
我抬起头
回想从顶端坠落
那粉身碎骨的痛
比煎熬的活着
只因更加的洒脱
作者近照
印象群友
文/王爱云
夏日炎炎,青草疯长。自从三月份,成立了丹州诗社,已经走过了三个月了。
感谢众友对文字的热心,感谢编辑朋友的辛勤服务。
六月,山丹丹花儿开得正艳,淳朴的乡情乡音,在壶口岸边绽放。那是故乡特有的魅力和味道,那是这块土地顽强的追求。
尤其感动的是一群扎根泥土,拥抱自然的农民朋友。脚踩着厚重的黄土,头顶着炎炎烈日,耕耘在苹果园里,咸涩的汗珠子浇灌艰辛生活。在农村的熔炉里淬炼,但是他们决不萎靡,他们总是昂扬的放声高歌,随意调遣文字,像赶着一群羊,在蓝天白云下,放牧思绪,收获着诗文。
寒山耕夫是最早认识的,羞涩内敛,无事不可入诗,无情不可描摹。跟他的网名一样,他为人耿直,耕耘不辍,勤奋,厚重,灵感随时涌现,像夏日草上的露珠,晶莹、闪闪发光,映着太阳的光彩。
含笑人生是个编外教师,每天奔波了三四个学校,上课养家。尽管劳累,笑口常开。他出口成章,文思泉涌,喜欢随时随地学习,特别认真,谦虚的像一株沉甸甸的谷穗,叫人觉得踏实可靠。
幼林爱唱民歌,悠长淳朴的信天游,随着他宛转的调子,心思颤颤的悬在半空,他唱的忘我,我们也听的忘了自己。幼林蒸蒸日上,不断刷新自我。
平凡是个低调认真的人,内涵丰富,绝不平凡。性子急,说话直,却时刻反省,严于律己。不成熟的文字,总不愿意拿出来,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斟酌,绝不含糊。
清风明月年纪轻轻,活泼好学,初生牛犊不怕虎,常常一边劳动,一边构思剧本,想戴着大红花,到秋天娶个兰花花,做梦都是乐呵的。
白雨迎干练英武,经历颇多,豪情仁义,古道热肠,博古通今。他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爱他的魔术,怕他捉蛇吃蛇。雨后彩虹,人生导师,真是叫人眼界大开。
大树更是根深叶茂,绿荫婆娑,下笔如有神助。每每如九天银河倾泻,落珠溅玉,锦绣满纸,令人惊叹不已。自酿自饮,神仙莫及。村中陶令,世事洞彻。
还有神秘莫测的云中鹤,防雹战士,农村百事通。话家常一样,对农村的事如数家珍,也是我的偶像。时而享受天伦之乐,时而想超凡脱俗。曾经通灵的奇人,描摹不出的神秘。
小马格尔木当过兵,一身武艺。烹调,画画,写文字,什么都能露两手,叫人没法开口。性格开朗热情,却自称忧郁诗人,文字跟人没法重合,好像另一个小马。
这些人都是有故事的,敏感也有,怀才不遇也有,生活坎坷也有,一腔热血也有,愤世嫉俗也有,自我超脱也有。看看他们的谈话,诗文,听听他们的朗读,歌声;再想想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几个月憋不出一言半语,真惭愧的无法开口。
在这个群体里,我时刻被他们激荡着,感染着,影响着,推动着,我认识了世界上最纯朴的心,带着泥土气息的农村人,仿佛回到了故乡,无忧无虑的童年。
自从有了这个诗社,有过各种开心,有过纠结,起起伏伏,没法停息。
人跟人出发点不一样,所执不同,就会有摩擦,弥补,影响。农村有农村的自由,城里有城里的局限。
油松苗木素未谋面,林场职工亲近自然,牡丹月季在笔底争奇斗艳,如灌园叟夜逢仙女。
岁月静好,修养极好,近体诗十分了得,清词丽句,意境悠远,爬一次山,游一回水,必有佳作。
明媚文字如其名,阳光细碎,用儿童纯真的眼光歌颂,赞美一切的美情美景,家庭幸福,其乐融融,生活和谐,传递一片正能量。
静雅干练文静,积极进取,文字清新质朴,松间明月般皎洁。
青青子衿,热情随和,看过一些她的文字,充满灵气。佩服她素质高,连孩子都辅导的这么好。
罂粟时而妩媚,时而豪放,亲情散文温润如玉,叫人回味无穷,写景的文字动感十足,壮美撼人,跟我性情相投,无言默契。
陋心石头优雅知性,何其幸运,找了个灵魂伴侣,一家子艺术人才,相扶相携,不流俗的生活,优雅成熟的文字风格,让人望尘莫及。
冬天的树,沉默寡言,出手不凡, 清影,散文诗歌写作时有神来之笔,热情大方,处事得体,最爱她的猫咪,还有那些小说,到哪里找这么好的人呢。
心灵花园古灵精怪,不知哪里偷的奇思妙想,像白素贞盗取灵芝,有点石成金的功力。
米月儿悟性极高,不知她脑子里都装了什么神奇,理想跟现实巧妙结合,恰如诗歌和历史的交融,一会蒙面纱,一会摆事实。
听雨当仁不让,如高级猎人,手到擒来。思维跳跃,火花四溅,不被灼伤也被震惊。手术刀的寒光,医者仁心。
风信子信仰坚定,白天治病救人,晚上剖析灵魂,理性与感性互相搏杀,诗人特质淋漓尽致。为诗歌发狂,骨子里的热爱之火照彻暗夜。
还有的人,未曾见面,先喜欢了他的文字,按图索骥,成为了良师益友。
还有的人,在群里围观喝彩,评论颇有见地,偶尔崭露头角。
这些人,现实主义也有,理想主义也有,宽广也有,偏狭也有,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价值。我常常惊叹于人心的多彩,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有时还会形影相吊。
这些人把一个群搅的风生水起,叫我无处躲藏,个中滋味,难以言喻。
作者简介:王爱云,宜川作协会员,喜欢写字,都是闹着玩儿。
追梦路上的忧伤
——解读寒山耕夫的一首诗
文/秋水伊人
《无题》
作者:寒山耕夫
叶自飘零
渡口静静的站在秋色中
一只麻雀伫立风中
谁的背包在嘶鸣
尘封的尊贱自上而下排列
踩着风化的甲骨文
爬行的文字在燃烧
扶着风奔跑
远方的撕扯
剪短翅膀
记忆。
瘦了又长
有人说,寒山耕夫的诗太朦胧了,读不懂。我以为,恰恰是这朦胧叫读的人反复回味,求索。
抒情主旨外露,一览无疑的诗,没有了想象的空间,让人失去了对诗意的再创造,我不喜欢。
诗是灵魂的舞蹈,是片刻的永恒,只要有情景,有生活,有哲理,巧妙融合,浑然天成,我就觉得不错。
“叶自飘零
渡口静静的站在秋色中”
开始描摹了一幅萧瑟的秋景,秋的凄清里,片片落叶纷飞,一个无人的渡口,仿佛若有所待,诗人的抒情点落在了静静的渡口上,读者也期待着什么。
“一只麻雀伫立风中
谁的背包在嘶鸣”
风中的麻雀,卑微而有理想,背包嘶鸣,写出了想要远行的状态和情绪。
下面四句是现实的无奈尘世的迷茫和理想激情的不可调和。一方面觉得自己贴上底层的标签,一方面想要攀着文字的绳索登高望远。
“远方的撕扯
剪短翅膀”
理想跟现实拉锯,最后只能困在脚下,忍痛剪短翅膀,无法言喻的心情。
“记忆
瘦了又长”
可能某个瞬间的逐梦飞翔的记忆,一遍遍回放,有时有意删除,装作遗忘了,有时不经意又冒了出来。
秋风萧瑟,渡口待谁。未完成的梦想卡在了这首诗里,谁读了,没有感觉呢。
总而言之,这首诗诗意饱满,语言富有张力,逐梦路上的忧伤打动了我。
要说不足的话,那就是去掉记忆后面的句号,标点要用都用,不用都不要用,除非特别需要。
一家之言,贻笑大方。
为了那份执着
——写在《丹州诗社》活动感言
文/贺建平
读书,便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打开书本,为书中的情恨恩怨而喜怒哀乐,为卑劣与正义而呐喊。
于是,我拿起笔开始了我苦行僧似地爬格子。那知我没有驾驭文字的功底,在文海里处处触礁。只能把我的理想小舟搁浅。我想我是一只虽长着翅膀但不会在花海里采蜜的蜂,只会吮琼不会酝酿,我好笨,于是,我把这份信念关在自己的心房。
金迷纸醉,虞尔我诈,人情冷漠的现实生活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的时候,我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我索想成为一只蜗牛,缩在自己的巢窝中,偶儿伸出触角,感触观望世态,然后缩回头,看破红尘,把自己心灵冷冻。
当我茫然若失的时候,我的一位电话保持联系的作家朋友在 啊,我从梦般中醒来了!
热情的文友把我拉进了《丹州文苑》,《丹州诗社》,使我打开了关闭己久的心灵窗口。这里真正的一片蓝天,一方净土。诗社文友们真诚话语打动了我,那饱满激情的诗句洗涤了我双眼的浮尘,充实了我精神的空虚,净化了我浮躁的灵魂。
丹州诗社活动之时,我凭着一份执着,揣着一份信念,携着一份情谊,捧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了我的精神家园,深情感受到家的温馨,这里沒有贵贱,没有歧视,没有拘谨,只有平等,只有真诚。只有信任。
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天里,文峰塔前,一张张明媚灿烂,和蔼可亲的笑脸,一句句谦逊含蓄的话语,溫暖人心。大家诵诗唱歌,心灵的对白,情感的渲泄,情深意浓,生活沒有遗弃了我,生活多么美好!她唤回了我禁锢的童心,使我信念得到升华。
人间自有真情在,何须锁眉满腹骚?
作者简介
贺建平,宜川壶口人,农民,当过十多年的猴儿王,如今三亩果园是他唯一的世界。喜爱文学,田间树下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记录人生阅历,文章散见于《陕农报》,《延安日报》,《社区文化》,《文苑漫步》《飞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