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为年度账单上的巨坑道歉如何自救

怎么样预防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50601/4632474.html
新闻提要

昨天的朋友圈,不出意外

被一水儿的账单和关键词刷屏了

然而到了下午,除了“喊穷”

却出现了新的争议

这行默认的、被很多人忽视的小蓝字

就这样出卖了我们的信息?

昨日,有律师在微博称,如果没有注意到这行小蓝字,就会直接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允许支付宝收集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保存在第三方的信息。

大量网友吐槽说,感觉自己被支付宝“套路”了,纷纷质疑支付宝侵犯个人隐私。

官方回应

我们错了,愚蠢至极!

昨天晚上,芝麻信用在官方微博回应承认自己做错了。

1月3日23时34分,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如果你之前并没有开通芝麻信用,那么这次不管是被默认勾选还是主动同意,都不会因此而成为芝麻信用的用户,所以也就不存在芝麻信用因此会收集相关信息的可能。”

不过,芝麻信用也承认:“用户在查阅自己的支付宝年度账单时默认勾选‘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这件事,肯定是错了”。随后1月4日0点07分支付宝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这条微博。

具体情况说明

补救措施在这里

在受到质疑后,1月3日晚间,支付宝方面已经调整了页面,取消默认勾选。如果用户希望在自己的年度账单中看到信用免押的内容,可以手动勾选该选项。

现在,我们再看下这份《芝麻服务协议》有哪些要点:

1、你使用服务就等于接受协议

2、根据协议,他们可以直接向第三方提供您的相关信息。

3、根据协议,可以将您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并推送给合作机构,还有,有权不支持您撤销第三方的信息查询授权

4、哪怕是服务终止后,他们仍可继续保留你的信息和数据

5、当然,他们是免责的。当提供给第三方信息产生不良后果时,也是一样不用担责

6、不用找你反复确认,产生的风险,也由你自己担着

别嫌阅读协议麻烦

自己的数据自己要看好

当我们惊讶于支付宝和芝麻信用的“大数据”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时候,应当意识到,这些大数据就是我们生活轨迹的点滴累计。企业在收集、处理、展示用户的数据时,与用户存在一种“合同”关系,所以需要一个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就某些事项提前征得用户授权。

这样的“合同”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处,比《芝麻服务协议》更典型的是安装手机应用时常常会弹出的“XX应用隐私条款”。一直以来,我们听到过很多网友的吐槽,比如太长、看不懂、不同意就不给用,等等。

在此提醒,以下是相对比较重要,可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nandushia.com/dsbyx/11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