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苏州市)人。明朝书法家、画家、诗人。
唐寅才华出众,二十九岁中“南京解元”。后因考场舞弊案受到牵连,心情处于人生的低谷,好友祝枝山见他这种状态后好言相劝,慢慢的唐伯虎开始潜心书画。
并非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所生
一般都认为,唐寅是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所生,所以叫唐寅。其实不然,由唐寅的墓志铭可知唐寅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即庚寅年,己卯月,癸丑日,即寅年卯月丑日。所以唐寅取名寅的确与寅年有关,但并不是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仅为寅年所生,故名唐寅。
并非风光无限
在后人眼里唐伯虎是风流倜傥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也该是风光无限。其实并不是,风流才子点秋香的事情,也仅仅是戏剧里的故事内容,现实中的唐伯虎更多是因怀才不遇,再加上亲人故去,还有官场暗弊,让他意志消沉,沦落于酒色之间。他一生经受的挫折很多,书法成为了他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书法从早年的沉闷到晚年的豁达,可以说是他的人生经历改变了他的书风。
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
晚年时期的唐伯虎不论是卖文,还是卖画,收入总是无法尽如人意,常常是入不敷出,所以他在老年的时候生活常常很艰难。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影响了他的身体,以至于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经常生病。他的晚年,生活的艰辛,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无奈和感伤,以及体弱多病的折磨,都使他心灰意懒,他唯一自己可以支配、可以把握的就是书画创作。
他的风趣脱俗,深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五十四岁时病逝,综观唐伯虎的一生,他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是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的风趣脱俗,深为广大民众所喜爱。他一生磊落,生命中拥有很多的辉煌与欢乐,当然这欢笑中也有泪水的浸润。他的洒脱个性,他的不凡才情,都使他的书画艺术璀璨生辉,光耀千古。
唐伯虎书法的一些特点
1.任性天真:重神轻形,旨在寄兴寓情,因此他传世的诗文书法作品,自由随兴,不经规检。祝允明评其诗文:“或丽或澹,或精或泛无常态,不肯为锻炼功。”确是知己之论,也完全可用来评其书。他的书作,有奇笔、妙笔,也有俗笔、败笔。信手任意,使他的书法多出人意料之奇笔,有一种天真自然的美。恰如其诗,“虽不甚雅驯,而一段天然之趣,自不可及”,多淌露着自由烂漫的创作状态。
2.以画入书:他的书法是非常典型的画家书法,与一般的文人书法风神迥异。他是明代书法史上典型的画家书家之一,对于书法实践的漫不经意,使他突破了很多专业书家的思维定势,带来笔法、字法及章法上各种出奇不意的自由变化。
3.通俗之美:他的艺术作品中,既不承载理性的思辨,也不表现高尚的追求。其艺“本色”,恰如明人孙鑛所称,“虽浅率,亦自可喜”。他的书风是通俗的,正如他的诗一样通俗易懂,天趣盎然。他引俚语为诗,以己法作书,表现出对市井民俗的回归和对儒家正统的摆脱。他为明代书法史带来了有悖于传统儒家典雅书风的别样情怀,体现了明代中期商业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市井风俗的世情之美,给人以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是难能可贵的通俗美、天趣美。
唐伯虎书法欣赏
书法上力追唐人,力求规范,尤宗尚颜真卿的楷书,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如他三十六岁时的《落花诗册》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
他晚年进一步看透世事,书法亦变为率意,并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势的书风,用笔迅捷而劲健,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韵味;同时又融诸家笔法于一体,使结体、用笔均富于变化,并达到了挥洒自如的境地。代表作品如此《西洲话旧图轴》上的款题。
唐伯虎行书《古诗》
唐伯虎《致施敬亭札》
唐伯虎题禅宗六代祖师图跋
唐伯虎《自书诗词》
唐伯虎行书《赠周良温诗卷》
唐伯虎《漫兴墨迹》
中华文字学、国学、书法教育领航者
兴华美育
通过课程七大特色创新,解决诸多行业痛点,开创了书法教育教学新形式、新路径
1.国学教育系统化:将“文字学、国学、书法学”三者科学有机融合,课件由浅至深地把国学教育系统化地装进了课堂,让国学知识通过书法练习实现课堂实践,解决了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小学国学教育散乱、不够系统的问题。
2.启发智慧时代化:不再仅仅是书法技术教育,而是全新的启发智慧,培养创造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艺术思维的系统化课程,让左右脑得到同时开发。
3.德育教育系统化:将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国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地融入书法课堂,将课程变成传播精神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4.文字解读形象化:两分钟解读,生动形象,快速识记,解决了以往汉字教学中的死记硬背模式。
5.动画教学新颖化:趣味动画,视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6.美育行为课堂化:美学讲解,书法实践;学以致用,课堂转化;名师示范,笔墨生香。
7、研发专业科学化:正本清源,专业研发,去伪存真;专家团队,全程跟踪;深刻剖析汉字艺术,正确教授学习方法。解决了中小学书法资源短缺,缺教师、缺场地、缺专业课件、书法教学投入大、易脏易乱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