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摘自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绍圣四年,公元年,高太后崩逝后,哲宗亲政,再次启用新党,并对“元祐党”开始清算。
于是,已经62岁的苏东坡,被一叶扁舟送去了儋州——如今的海南岛,彼时是荒凉之地。
一同被贬的,还有秦观。
他从秘书省正字一路被贬到杭州、郴州、横州、雷州,人生进入了末年。
这首诗,便是他在颠沛流离的路上所作,其中一句为“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借此来表达自己惆怅而又复杂的情绪。
那其中的“尺素”两字是什么意思呢?
这两个字的最早出处,为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晏殊和晏几道这爷俩,也分别在自己的词句中,引用过这两个字。如晏殊最出名的那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其中有句为: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几道在《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中写: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从上面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尺素”所在的诗文中,都有相思和惆怅之意。
所谓纸短情长,锦书难寄。
故,“尺素”二字有书信之意,也可以说是“书信”的雅称。
但是在最早期,创作出这个词的时候,他代表的是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
后来,因古时书函长约一尺,便演化成“书信”之意。
辛弃疾也曾在他的词中有过这样的句子,如《满江红·暮春》: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还有纳兰容若,也在《采桑子》中写过: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而这首纳兰词,是他的发妻卢婉君过世,再恋沈宛后所作。彼时沈宛已经回归江南。
所以在古诗词中,“尺素”大多是用来传情的,用法相对比较斟酌,虽为“书信”,但一般不可用于沙场。所以一些边塞诗,就见不到这两个字。
相比之下,“尺素”的词性是比较温婉的。
所以这个词在纳兰容若的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临江仙·孤雁》: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这首词是纳兰随康熙出塞,怀念妻子卢婉君时所作。
而古代诗词中的“书信”,还有很多别名。
如“尺牍、尺简”,以及更加文雅的,如“雁书、鸿雁、鸾笺”等,都能代表书信的意思。
甚至,连“鲤鱼”也有“书信”之意。
古代人还常把书信折成鲤鱼形状,故有“双鱼、双鲤、鱼书”等称呼。
在造纸术没有被发明之前,古人是把字写在竹片上的,故称“竹简”。
又把薄而小的木片,称之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还有严格的规定,诏书律令宽不超过三尺,书信宽不过一尺,所以将书信称为尺牍。
同时,“柬、素、笺、函、札”等,随着书写材质的变换,也都有书信之意。
比如“笺”这个字,在唐代以后,用法颇为普遍,蜀中四大才女中的薛涛,还独创了一种“笺”,叫作“薛涛笺”,因她住在溪水旁,有自己的别业,故还称“浣花笺、红笺”等。
薛涛为唐代著名的歌伎,与宰相武元衡、元稹都有过恋情,所以当时“薛涛笺”一笺难求,她用胭脂把此笺染色,小巧而又精美,一般只会写给当朝有名的人士。
如白居易、杜牧、刘禹等人,薛涛皆用过此笺与他们有过诗词唱和。
她在《牡丹》中写: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是薛涛写给元稹的诗,本身就风华绝代的她,加上深红小笺和柔情似水的诗,很难有男人不为之倾心。
这些诗词,你都记住了吗?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鉴赏》,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鉴赏》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鉴赏》8册只需99元,平均一本不到15元。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鉴赏》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如果你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